2)第六十五章 风华绝代大文豪_锦衣虎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在下的拙作。”

  杨慎见殷琥和张莜娴放下成亲的大事不办,也要赶来追问《临江仙》的出处,先不论殷琥和张莜娴的身份是否低微,只这份推崇之心就足以让杨慎受用,更何况至被当今圣上降罪以来,杨大才子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久违的尊敬。

  此时也不再托大,让身边伺候的仆人把自己从铺着软榻的凳子上站起来,双手套着锁链不能抱拳,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说道:

  “我乃杨慎,不是两位伉俪有何指教?”

  “就是贵人啊,失敬!在下……”

  殷琥没有想到做出《临江仙》的就是面前这个带枷的白面文士,略微吃惊地楞了片刻,就想要问明这杨慎实在何年何月何地做出这首《临江仙》,可是却被身边惊得浑身颤抖的张莜娴紧紧地拽着衣角,示意殷琥不要再胡言乱语。

  殷琥好武,就算熟读家中书房里的四书五经,可是大多数时候也是被自己望子成龙的老爹给逼的,对当今的文坛并不了解,也不关心,即便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一时半会也没有想起来面前的文士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可是张莜娴不同,官宦子女,早年又成长在文风昌盛的江南,不论是官场还是文坛,对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杨升庵都知之甚详,此时见到心中推崇的文坛大豪,当真有点激动得难以自己。

  杨慎,字升庵,三朝元老,正德、嘉靖两任首辅大臣杨廷和之子,正儿八经的最顶级官宦衙内。

  可是这位杨大才子与那些纨绔子弟不同,如果说殷琥凭借脑子里不时冒出来的东西冒充了几年神童,那么这位杨大才子就是真正的文曲星君。

  杨慎幼年极为聪慧,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进京后,写《黄叶诗》,为当时的文坛大豪,首辅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正德六年,二十三四岁即夺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杨慎夺状元之时,他的父亲已经位极人臣,被正德皇帝以吏部尚书衔升任首辅,同时又是前首辅李东阳的弟子,这样的身份当真可说是尊崇至极,历朝历代如此身份的人被评定为状元都会引起不小的质疑,可是这位杨升庵不论是朝堂还是文坛,都得到一致认同,甚至开考之前就无人敢说自己能跟杨慎争状元。

  这位杨衙内名声之盛,被誉为大明朝继编著了《永乐大典》的解缙之后,第二大才子,后来又立说反驳当世盛行的王阳明心学,著书批驳前朝朱熹理学,开始建立自己的思想,俨然形成开宗立派的文坛宗师之势。

  无论身份还是文坛成就,都稳压当年的江南第一大才子唐伯虎,与寄情山水的桃花庵主相比,杨慎虽只近不惑之年,成就在当世文坛已然无人能比。贬王阳明,压唐伯虎,驳朱熹……杨衙内算是把整个江南的文坛都得罪了,是让整个江南文人们既爱又恨的人物。

  不论杨慎学术观点有何不同,只以此人的学识来说,已经足以让天下文人心服,可想《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传颂开以后,必会是一片文人们捶胸顿首,扼腕叹息一代才子被发配充军的场景。

  当张莜娴听说面前的人真是风华绝代的杨升庵,如何能不激动难耐,如何会不欣喜若狂!

  张莜娴拉着殷琥的衣袖,偷偷地告诉殷琥,面前的人虽然带着枷锁,但是确实是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人物,更是暗暗地告诫殷琥,言行不能有太过失礼的地方。

  杨慎和费廉把张莜娴的小动作都看在眼中,杨慎如今已是带罪之身,而且此时更是在发配的路上,不会在乎繁文缛节,笑着说道:

  “既然在此相遇就是缘分,两位有何事但说无妨。”

  “杨大人……杨先生……杨……”

  殷琥原本在杨慎的面前并不拘谨,结果被身边的张莜娴连拉带拽地,弄得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杨慎,赌气地甩开张莜娴拽着自己衣袖的手,抱拳说道:

  “杨先生,在下只是想请教,这首《临江仙》是在何时何地做作?”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