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讲 战端再起_两宋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

  皇上一看这不干了,你这不又给了自取嫌疑,你给了金国人以战争的借口。所以皇上赶紧下旨,亲笔下御札给岳飞,不许去,这是绝不能去,你给我老老实实待着。官都给你升了,你好要干吗?不许去。他一不让去,岳飞急了,皇上不让我去是吧,行,我不干了,给皇上上疏,“比者修盟漠北,割地河南。既不复于用兵,且无嫌于避事,伏望陛下附照诚悃,曲赐矜从,令臣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歌咏陛下圣德,为太平之散民,臣不胜幸甚”。我不干了,你看他没事把地盘割给咱,你又不让我出兵跟他打仗,然后还得避嫌疑,所以干脆这么复杂的事,以我岳飞的这个智力水平,我理解不了。我理解不了怎么办呢?陛下您可怜可怜我吧,我这个人不适合带兵,我也不适合被您重用,所以兵务我交出来,兵权我不要了。不是老有大臣攻击我,说我一心要攥着兵权,我不要了。退处林泉,歌咏陛下圣德,天天写诗,我歌颂您,然后我做一个太平散民。既然跟金也不打仗了,天下太平,天下了要我们这些武将还有什么用?所以我干脆功成身退。其实岳飞功也没成。我干脆身退,歌咏陛下圣德去吧,“臣不胜幸甚”,那我就太高兴了,我不干了。把那个上疏一上,一连很多天没有回音。

  皇上拿到他这个上疏,很为难。这么一个刺头,他主动提出来不干,是好事,而且尤其在那个时候,天子赵构的宝座已经坐稳,金也承认我了,虽然不承认我是大宋天子,最起码承认我是江南国主,仗也不用打了,基本上中原故地也都收复回来了,宋金两国划黄河为界,丢的地比北宋也没多太多,我也对得起祖宗了,我爸还有嫡母郑皇后的棺椁也迎回来了,而且金人也答应把我亲妈放回来,天下太平了,挺好。岳飞这刺头不干就不干吧,不干拉到。但是皇上一想,如果我现在就同意了,皇上也能看出来,岳飞这是赌气,他多少次嚷嚷不干,哪次他也没真不干,他这是赌气。所以皇上想他这回说不干,我要同意了的话,这个岳家军怎么办?谁能带这支岳家军?按照我们现在讲,岳家军这些将领都是岳飞一手提拨起来的,他们恐怕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旨。你如果把岳飞撤了,那么,这支军队谁去带?十万大军要是一翻脸,变生肘腋,心腹之患,这可比金国害处还大。这个怎么办?谁去带?你说岳飞下来了,岳飞下来了可以,然后把岳飞底下的部将给调了。这就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比如说我们按照今天部队的编制说,你撤了岳家军的师长,师长都是岳飞的人。你把他师长撤了,那么团长还是他的人,你再把团长撤了,那营长还是他的人,你总不能一直撤到班长吧?你说岳飞他解了兵权,他解了兵权之后,底下的这帮人怎么办?所以皇帝在沉吟之中,拿到岳飞这封上疏,没有作答。岳飞一看,皇上怎么不理我?我给你写信你没收着?再来一封,又给皇帝上了一封。一封比一封言辞犀利,“伏望陛下垂溥照之明,回盖高之听,曲加仁侧,洞照愚忠,使一夫之微终随其欲,特许退休,就管医药,臣不胜感戴圣德厚望之至”。岳飞这回连我歌咏陛下圣德这种话都不说了。原来我还想做一个太平散民,我退处林泉,我天天写诗赞颂你、我们伟大的皇帝,我天天干这个。这个皇上看着还能心里还舒服点。然后我上了疏你不理我,岳飞这回也急了,这回给皇上上疏怎么说?我病了,我病得很重,所以干脆你恩准我退休。你才三十七岁你就退休。你恩准退休吧。就管医药,我看病去,我不甚感激陛下的圣德。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请求你恩准我退休,我要去看病,这宋高宗不能再装了吧?不能再不理他了吧?所以宋高宗只好回了他一句。这次宋高宗回了一句,不解释,不劝,跟岳飞说不清,他也不可能理解皇帝的这份心思,所以高宗皇帝几个大字:“所请宜不允。

  (本章未完)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