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4 章 三十五_六州歌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与疏连比带划地解释一番,诸官反应过来,尽皆色变。

  齐宗源立即折身踏进大堂,“拿舆图来!”

  衙役们搬来长桌,主簿取来舆图,在桌上铺开,长五尺宽四尺的羊皮纸上绘制着整个江南路的辖域地理。

  “太平大坝在此。”齐宗源按上舆图西端中部的一点,手指再略略向东斜上一滑,“距离我临州不到三百里,若是太平荡的堰塞湖突发决堤,洪水冲到我临州要多久?”

  江与疏立刻在随身的布袋里翻出纸笔,粗粗一算,说:“以二百五十里计算,半个时辰就能抵达临州,再一刻钟,就会淹没整个州城。”

  嬴淳懿道:“听江主事所说,堰塞湖随时都有可能决堤,无法预测。那我们应当从现在就开始疏散城内民众,向临州北面的高地转移。再向沿江大小县城发送水报,进行紧急预警。齐大人与孙大人能同时下达应对命令更好。”

  然而齐宗源听罢便陷入沉思,对他最后一句话不置可否,他只能示意总督府里的主簿,“先将水报写好,尽快下发。”

  然而后者上任这几年,别说写,就连见都没见过一封水报,茫然地踟蹰半晌,问:“这……怎么写?”

  “我来。”江与疏赶忙说,要了公文纸就站在桌边提笔书写,却忽听一声暴喝乍响,“等等!”

  他下意识地停笔循声看去。

  “先别忙发。”齐宗源神色冷峻,边看向众人,边沉声道:“我临州城已经被淹过一次,给方圆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若再次被淹没,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且临州作为江南路治,经济重镇,我们能不能在洪灾中保住它,对整个江南的救灾赈灾来说意义重大。”

  最后将凝重的目光放在了江与疏身上,“江主事,可有什么比较稳妥的分洪、消洪的方法?”

  江与疏停下笔,一边回忆自己在这方面的所学,一边迟疑地说:“消洪几乎不可能做到。而分洪,要保住临州,就得在堰塞湖的其他方向开凿出缺口,让洪水流到其他地方。这样的话,那其他灾情可能已经稳定地方就得再遭一次洪灾。”

  嬴淳懿心下分析着齐宗源的用意与这件事各种走向的后果,口中道:“天灾不可避,唯转移而已。”

  齐制台摇头叹息:“本台忝为江南路总督,每一村每一镇都是本台身上的血肉,若情况允许,本台自然哪里都不想割下。但天灾当前,不得不做出取舍,东隅桑榆,孰轻孰重,想必诸位心里也明白。”

  “既然如此,”江与疏不知为什么感到有些难过,声音低落了些,但仍然恪尽职守地说:“太平大坝西面是高山,也是江水来处,没得选。”

  而后弯下腰仔细地看舆图,图上江水缩成一条线,自太平荡东流数百里,过临州再转折向南,“这一截江水北面地势比南面高,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