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十八_六州歌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那日起,贺今行在藏书楼做述论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

  “我已有四十年不与人论《春秋》。那时觉得世事不过一场大梦,做什么都无用。”张厌深含笑道:“但如今半截身子入土了,又觉着不留下些什么,就白来人间走这一遭。”

  贺今行听得心中一酸。

  入小西山这两个多月来,他在张厌深的指导下清点校对史籍,不论百家争鸣之时,还是儒术为尊之后,大事小情,圣言诳语,老人皆信手拈来,足见满腹经纶。

  老人精神矍铄,但鹤发鸡皮皆是历经长久岁月的印证。

  “那日三人,既是你应了老朽的差事。我钻研前史所得浅薄见解,今日便说与你听。”张厌深合上手中的书,远山紫的窄袖落于膝头。

  贺今行垂着眼站起来,退后一步长身直揖,再抬头也带了微笑:“愿听先生教诲。”

  “好孩子。”张厌深和蔼地看着他,“我们从《春秋》说起。你且先诵一遍隐公卷原文。”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声音清脆,含着一丝少年人在这个时期特有的沙哑。

  两人都未拿书。学生背,先生听;先生讲,学生听。

  千古盛衰兴替,随着张厌深的循循善诱,犹如一副鲜活的画卷,在贺今行眼前展开。

  他自己背诵过,听路云时讲过,再听张厌深说来,内容虽同,每一遍所得所感却不同,三相对照,令他豁然开朗。

  在这个百花凋零的四月,藏书楼外的梧桐蓬勃生长。

  贺今行白日里上午上课,下午听讲,晚间空闲时既要完成书院的课业,又要重温张厌深所讲的义理。

  且府院连考在即,他先时说过要超越自己,便认认真真准备起考试。

  任务越发繁重,他的时间也就越发紧迫,甚至夜里都梦见自己在做文章。

  “……我当时还在想,这考题怎会同我前日默过的一模一样。钟响了,才发觉是在做梦。”

  贺今行同裴明悯说起,颇觉失笑。

  自县试过后,他温习课业时遇到疑惑不解之处,请教先生们多有不便,便常来叨扰后者。

  裴明悯一面听,一面仔细看过他这篇述论,而后温言道:“这篇破题之义发自左氏,论据却合公谷之言,倒是别出心裁。”

  贺今行端坐于对面,笑道:“我听先生说,左传细于记事,公谷长于诂经,三者同注一书,想来源义都是一样的,便各取所长。”

  “是这个道理。你很用功,所以长进很快。”裴明悯不吝夸奖。

  他拂袖提笔,在写满小字的白纸上画出几处,“这一句,可如此……”

  边勾划边细细讲解起来。

  贺今行微微倾身,全神贯注地听。

  每在东三间取完经,他回了顽石斋,都要重做一遍。

  书院发的纸张不够他写,临到休沐日一早,他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