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7 章 九_六州歌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贺今行与晏尘水赶到孟宅所在的巷子,远远便见丧幡飘白。

  院门大开,他们要进去时,恰逢裴孟檀带着礼部诸人离开。少年们拱手作礼,官员们颔首回应,皆沉默不言。

  院子里搭着棚,茅草与木板遮掩了天光,棚下十数支白烛齐燃,极其明亮,又极其冷清。

  灵床恰好能在屋中放下,床头床尾床下各一盏长明灯,红烛光焰熠熠,却照不到灵床上略有起伏的人形。

  那人形由白布蒙了身,白绢盖了脸,单薄至极。

  晏永贞与几个御史台的人还在,正低声劝慰坐于灵床一旁的老妇人。

  也就是孟若愚的老妻,随夫姓的孟氏。

  礼部与御史台诸人将孟若愚的遗骨送回家时,孟氏已不知在门边坐了多久。她听到死讯时不惊讶不恐慌不哀恸,就像聆听一道判决,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她将众人迎进逼仄的家里,拿出全部存银,道明各项物事所在,请众人帮忙采买布置灵堂。然后仔细地为自己的丈夫擦洗、梳头、戴巾,临到更衣时搬不动身体,才劳人帮忙。

  待一切停当,她去烧了一壶水,兑温了,给众人一人奉一杯。

  “外子生时从不欠人情,如今走了,我也不能让他留下人情债。老身别无他物,只能请诸位大人饮一杯水,替他谢过诸位大人。”

  言辞恳切,身形伛偻,谁能不接?

  晏永贞喝了这杯水,心里总觉堵得慌。但直到要走时,艰难开了口,也只得一句叹息:“老嫂子,节哀。”

  孟氏平静地点头,“晏大人放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老身绝不会自戕。”

  她回答得清楚明白,晏永贞再无话可说,听见大门口有声响,便及时转了目光。

  逆光里,两个少年人结伴而来,其中一个弃了轮椅,借着另一个的臂膊慢慢往里挪。

  到得堂前,他们与在场诸人打了招呼,各取三支香点燃,祭拜上香。

  而后,贺今行尝试着矮身屈膝。晏尘水抓着他的手一紧,低低叫了他一声,说:“我来就行。”

  他没有回答,只是抬手制止,慢慢地将膝盖触到地上。

  晏尘水便松了手,与他一道跪下,恭谨地叩了三个响头。

  叩天,叩地,叩长眠之人。

  竹香入坛,青烟漫开,晏永贞准备离开,问自己儿子是否一起。

  明日要三司会审,厘清陈案,他今晚还得提前做好准备。

  晏尘水说:“我的第一本《大宣律》是孟爷爷送的,他教我读律例,给我解释法条。如今他与世长辞,我应当给他守灵。”

  孟若愚亲缘淡薄,没有儿孙,晏永贞自然也是知道的,半是理解半是感慨地拍拍儿子的肩膀,带着几个下属走了。

  “今行要不跟着一起回去吧?”晏尘水有些担心贺今行的腿,“你还得换药。”

  后者却不急着走,对两人说:“奶奶应该还没有吃饭吧?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