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9 章 十一_六州歌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群散去,家门前重归寂寥。

  孟氏拄着拐杖,看着送灵队伍离去的方向许久,才转身走回自己的家。

  礼部的吏员们已拆掉灵棚,正撤去祭物,将桌椅摆设恢复原样。

  明亮天光重又洒满这间一进的小院子,一砖一瓦都是往日的模样。

  处理完毕,郎中带着下属告退,孟氏谢过他们,将人送出去,又在太阳底下站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要做什么。

  贺今行与兄长到的时候,便见院门大开,院子里摆着几条长凳,上面挨挨摊着薄厚不一的书册。

  而孟氏正从屋里抱着几本书出来,低声念叨:“……我把你们挪到外面晒太阳,不要急,每个都能晒,不要急……”

  他叫了声“孟奶奶”,对方没反应,贺长期便屈指敲门,用了些力气。

  老夫人这才惊魂似的看过来,慢了几拍,才扯出一点笑:“夏天要到啦,我把书都拿出来晒一晒。”

  暮春正是晒书的好时节,贺今行知道孟大人有一屋子的书,便说:“您要晒哪些,我们帮您搬吧。”

  孟氏的精神又集中起来,很快地点头。

  贺长期将空余的桌凳都搬到院子里,然后用筐子从屋里运书出来,贺今行便和孟氏一起把一册册书给摊好晒匀。

  艳阳流云下,墙头瓦砾间青草疯长,悄看一老二少进出劳动。

  不知多久,老妇人从筐子里取了一册书,要分开时却忽地停下,然后怔怔地看着扉页。

  贺今行一直用余光注意着对方,见状担忧地偏过头去。

  那是一本《昌黎先生集》。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孟氏长叹,满面皱纹漾出温柔的弧度,对少年解释:“他向来推举韩文公,看起先生文集来爱不释手。”

  贺今行知道这个“他”是指的孟大人,但仍然因孟氏本人而感到惊讶。

  在此前,他来到这里,老妇人从来都是在缝补织绣,或者收拾家务;在慈祥和蔼之外,只给他留下了勤劳朴素的印象。

  而对方此时此刻念起文章词句,却忽地显出一种柔韧的书卷气来,令他立刻想起孟若愚身上那股刚直的气质,形不似,神却相和。

  孟氏看出他的好奇,恰回忆如泉涌,便继续说道:“我是农户之女,幼时虽不曾读书识字,但能吃饱穿暖,会织布做农活。若无意外,在村里寻上一门亲,就能平稳过完这一生。”

  “但那一年,入夏便没见过一滴雨,河水断了流,地里庄稼尽数枯死。熬到第二年芒种,老天爷仍然不肯下雨,我们吃完了存粮,又抢不到官府的救济粮,实在没法子,只能向南逃荒。”

  “官府的救济粮竟然要抢?”贺今行不自觉皱眉。

  “整个江北都在旱,救济粮不够啊。”

  “就算不够,也应当有序发放,不能让民众争抢。况且江北存粮不够,江南汉中松江也没有?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