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几章的背景原型相关介绍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所以拿他们去类比其他时代恐怕没什么意义。有些东西真不是后面就一定比前面强的。

  毕竟,说句难听话,清军的组织连印度土邦和非酋大联盟都不如……)

  七、军事相关

  (尽量简洁点)

  古典时代战争的指挥有三套系统。

  首先是金鼓。不同层级的指挥官各自有不同的道具,通过音色、敲击频率、敲击次序来传达信息。

  然后是旗帜。旗号的含义也很复杂,用来分别控制不同部队的行动。

  最后是徽识。士兵会在身上佩戴标志,区分不同部队,也方便指令传达。另外徽章上也会写上名字,如果有人战死,就用它来帮助辨认身份。

  实战中这三套会综合使用,可以很复杂。敲某种鼓之后摇某种旗,击打某种乐器之后按某种节奏敲鼓……组合起来能传递很多信息。

  将领也会临时变通。调换金鼓代表的命令,故意混乱自己的徽章迷惑敌人……都是实战中出现过的情况。

  当然,代价就是对训练的要求很高。

  那时的人也非常重视训练,从孔子的言论到秦汉时的规定,都在反复强调训练的重要性。毕竟和这种军队比起来,临时拉壮丁凑起的乌合之众,基本就是送军功的。

  关于汉代戍卒(依据居延汉简记录):

  戍卒的收入分为三类,口粮、工资和买副食的钱。

  成年男子的口粮换算过来,一天等于现在的2.34斤。此外随军家眷也有粮食供给。按学者推算,粮食的供应是比较充足的。

  (随手搜了下,抗战时期国军每人每天给9两。这个貌似还是理想情况……)

  燧长(看守烽火台的,手下三四个人)的工资每月600文。作为对比的话,上一章贴的一把五十炼的钢剑,铭文标示的价格是1500文。

  此外还会给戍卒发肉吃或者发钱让他们自己买。发的钱大概是三天够吃一只鸡的水平。

  另外从简牍看,饭食和肉类还好,缺的东西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作为应对,戍卒一方面会去购买,另一方面自己也种菜。非屯田的士卒也经常自己种菜吃。

  国家会发放衣物、装备和铠甲。衣服分为军服和常服。

  (严格说来那个铁甲应该叫钢甲。)

  戍卒会学习识字、写字,当地出土了很多他们练字的简牍。为了考核与提升,他们需要写字、背法令、学算术……总之得努力学习。

  秦代的识字课本还在沿用。(《仓颉篇》有三篇,有一篇是李斯写的,还有一篇是赵高写的。)

  (左右都分不清的农民拉去充军,也是后来出现的“特色”了……)

  另外烽燧里备有医药。上级会定期检查药物的储备情况,作为燧长的考核标准。

  上级也会安排医生。医生除了在专门的地方接诊,也会在各处巡行看病。他们也要编制档案,记录病人的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