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八章 镜中镜外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女小心翼翼地将一面镜子放在钱程的桌子上。

  他凑过去,仔细看了看。

  镜子主体是一块平板玻璃,背后应该敷了金属,映出他自己的影像。镜子边缘围着一圈华丽的装饰,被黄金、宝石与彩色玻璃包裹着,一看就价值不菲。

  白芷给钱程讲过“玻璃”的事情。不止一个第一纪来客希望通过烧制玻璃致富,但他们的产品普遍不怎么样。那些物件既不像白芷说的透明,颜色也不太纯净。而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是用它仿制玉器,当做摆件——这种东西很不耐热,用作器皿都有点问题。

  西洲的玻璃,质量就很好。钱程准备采购特产上贡天子时,还特意去问赵飞雁,知不知道其中原委。不过她也没研究过这些。

  “原因可能很多。”她如实说:“原料的挑选,窑的设计,冷热的控制,加料的时机、比例和顺序,杂渣的处理……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哪一步有问题,产品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我也说不清问题应该在哪。”

  “现在烧制一个仿玉器,就需要一个工坊的人合作,分成十几步,废品的概率也不低。何况那些质量更高的?这肯定不是一个人、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指望有人带来整套技术,不如自己去试试——当然,得有这个需要才行。”

  钱程很认同这个观点。

  他不如赵飞雁懂的这么多,不过有一些工艺,比如印书,他还是了解的。为了在西洲传播教化,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开设印书坊。

  这段时间,印制彩图的手法正在迅速发展,明显超过了以往的速度。但他没听说有谁提出了全新的技术和思路。相反,这回是出现了新的流行画风,让各个书社、印坊不约而同地寻求改进,来更好地印刷图案。

  可见,有需求的话,就会有改进的动力。如果动力足够大,发生巨大的改变,也是情理之中的。

  而这种玻璃器就正好反过来。一直有人吹嘘自己能烧制更好的玻璃,但至今也没见有人做出能竞争得过瓷器的产品。性能和外观都不行,自然就没人要了。

  西洲这边的玻璃,质量和价格就都好了不少。不过这种镜子,也是天价的产品。

  夏洛特告诉他,制作玻璃镜子的技术,被一个维塔利亚城邦控制着,密不外传,导致镜子的价格十分昂贵。

  加拉西亚人一直很希望得到这种技术,但从未成功过。之前,有个疑似第一纪来客的人,似乎了解其中的窍门,想把这技术贩卖给敌对的城邦。不过他与城邦的使者接触没多久,就被人发现死在住宅后的臭水沟里。具体死因也不清楚——当地掌权贵族草草结案,把事情掩过去了。

  事后,两个掌握了制镜技术的城邦联合起来,继续隐藏着技术。哪怕他们彼此交战,都没有打破这个约定。

  钱程知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