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新人新地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如果今后能向帝国西部扩展疆域,优质铁矿更多。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职缺,郡下的铁官长,就和县令平级了,何况这边的铁矿,品质规模都不是中原能比的。现在很多人已经瞅准这个机会了,感兴趣的人不可能少的。”“我们这边本来就没多少人,这样下去,矿脉和工坊的人得比种田的还多。”他犹豫了下,还是说道:“我总觉得不太对劲,但白芷认为这很正常。你觉得呢?”

  “我也不懂啊。”殷琼坦承道:“但以往的习惯,说到底只是为了确保大家不饿肚子。只要这点能满足,剩下的小事不都无所谓么?”

  “我们这边地太肥了,人烟也稀少,产粮倒是肯定够。”钱程说:“今年恐怕来不及了,明年开始,我们得认真处理这件事。要不然实在是浪费这么好的田地了。”

  “现在就得开始铸造农具,不能指望都从中原运来,那太贵了。”钱程说:“还有农户也要编组,耕牛耕马也得配齐。牲畜不够的话,就再找西洲人买,总之先运作起来。”

  殷琼点了点头。

  西北地区之前在推广代田法,因为它适合在平坦广袤的地方使用,产量能比一般的高出很多。但代田法使用的犁是特制的,要求一次犁出数道一尺见方的深沟。普通农户家里的牲畜数量有限,已经无能为力了。

  按之前官府推行时的经验,要十二个男丁一组——一家人是肯定出不了这么多的。使用的农具要求也更高,也需要铁官特制,村镇工坊很难做出来。

  总体上来说,协作的人越多,效率就越高。中原的农夫习惯于自行结社耕田,需要的时候也会凑钱购买农具牲畜,人手实在不够,还会雇人来助耕。他们自己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虽然官府承担的事情依然很多。

  “农具的价格还可以再压低。”钱程说着,感慨起来:“等铁矿运作起来,我们所有铁器的价格起码都得减半——以前我们怎么就没发现这么好的矿藏?”

  “这种就得看运气了。”殷琼说:“不过话说回来,我看土人农夫也不太用铁农具,不知道怎么想的。”

  钱程思考了一会儿,也想不明白。

  “可能这就是蛮夷吧。”他判断道。

  “不过这也好。我们那边,以前每到大丰收的时候,反而会出问题。因为谷物的价格会失控,正常的价钱卖不出去。官吏奸商也经常勾结,趁机欺压农夫。”他说:“不过这边就有其他出路了。我们可以把粮食卖出去。”

  “丰收的时候其他人产量也不会太差,这样可以么?”殷琼问。

  “没问题,你是不知道他们的粮产有多低。”钱程回答:“阿尔比昂人是最典型的例子。按战国时魏国的经验,平常年份,播种和收获的比例是一比十二,上下各有四倍的空间。也就是说,大灾荒的时候,比例会降到一比三——而阿尔比昂人那边,正常年份就是一比三。”

  一比三可能都多了。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的收种比如图:

  (平均2.0上下。。中世纪之后还下降了)

  (中世纪结束的年代,一般说是1453年。这一年有两个标志性//事件,法国瓦卢瓦王朝驱逐了法国兰开斯特王朝,罗马奥斯曼王朝消灭了罗马巴列奥略王朝)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