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旱地行舟 下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缺少擅长谈生意的人。

  加拉西亚教会的高级教士们,多次分析过形势的变化,研究汉朝政策的特点,和凉州高级官吏的倾向。他们发现,钱程并不喜欢强行攻城。他只把战争看做一种工具,如果条件允许,他更喜欢用更高效的手段达成目标。

  可见,在大局和战术上,大主教的预判都没有太大问题。

  而在他看来,最大的障碍,就是圣城里某些顽固的主教。他们自己不怕殉教,却不想想自己一死了之,却会给教会带来多大灾难。因此,他一直主动配合加拉西亚王室,向圣城施加压力。

  然而事情的发展,有些超乎预期。他一直盯着教会,却过高估计了当地贵族的心理承受力。

  随着大军接近,贵族们之间流言汹汹,说凉州军扬言,这次一定要打下圣城,把圣座大教堂改成孔庙。一开始,还有人声称这实在不能接受,但随着城外汉军斥候出没的次数越来越多,贵族们的态度迅速发生变化。

  很快,他们传播的流言,就把自己吓破了胆。众多贵族仓皇带着财产和私兵出逃,还有的则整天私下聚会,讨论如何与汉军接头,喜迎新朝雅政。

  谈判的准备一时陷入僵局。城里有足够影响力的人,要么悲观地准备殉教了事,要么早早筹划投降,连好好讨论如何谈判的人都没了。

  卡尔曼大主教头痛不已。每天都有贵族询问他是否逃走——这些人倒不是关心他,而是觉得拉个加拉西亚人一起,能让之后的接触更方便。而另一部分人,则整天怀疑他是内应,想要把他关押或者驱逐。他费了很大功夫,才留了下来。

  大主教只希望,随着形势发展,大家能认清现实,恢复冷静。时间一点点流逝,最后,在城墙上就能看到城外的营地,和营地里的“刘”字大旗。这支由汉朝人、加拉西亚人,以及从匈奴到阿尔比昂的各色雇佣军组成的军队,分成四支,控制了城外主要道路,封锁了城市的陆路交通。

  圣城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目前只能通过水路运输。好在这座城市防备完善,河流紧贴着城市流过,而河对面,还有一片陆地方向围着半道城墙的新城区。

  物资从不远处的海边,沿河而上送来,或者从上游顺流而下,借助水势突破封锁。河边设立了完备的货运码头和水师营地,停靠着众多货船与河防舰只。两侧城墙延伸到河岸时,都筑起高大的堡垒。有了这相对而立的城堡,守军可以借助守城器械与铁索、闸门,控制河流的通行,防止汉帝国水师获胜后,沿河而上。

  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后,围城的军队就不再接近河流,开始安心砍伐树木,似乎准备制造器械。不过大主教观察了好几天,发现他们没有组装的意图,只是把木头粗略加工,摆在地上。

  他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