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女子无财便是德 中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做生意,这才是贸易的常态。

  而现在,所有西洲人都打不过凉州。所以,凉州也不需要和他们做生意。按西洲自己的贸易规矩,直接打劫不是更简单么?

  白芷很无奈,说咱们能不能不提打仗了。

  她所说的效率,不是战争这种极端情况下的效率,而是平时进行生产时,全社会获得财富的效率。因为生产出来的物资,是要供给社会的,而社会上人们的需求是非常多样的。她不觉得,靠官府的设计,就能满足所有的需求。靠抢西洲这帮穷光蛋,也肯定是不够的。第一纪先民总结经验的时候,观察过其他很多国家。有的国家明明实力强大,却因为生产安排太僵硬,只关注军工,不能满足民众对于饮食娱乐的需求。最后,导致人心离散,都更羡慕敌国。这种教训,是必须吸取的。

  钱程觉得这也不对。

  他说,国与国之间,力量有强有弱。假设其他因素,大家都相同,那么如果自己的力量比敌人强,那就应该优先发展军备。因为这样就能以势压人,战胜对手;

  如果自己的力量和敌人差不多,那也应该优先发展军备。因为双方的实力本来就相差不大,谁向军事中投入更多人力财力,谁就更容易取胜。当然应该全力建设军队;

  如果自己的力量比敌人弱,那就更应该优先发展军备。本来国力就弱小,再不关注军备,恐怕会被人直接灭掉。但战场上也不是没有以弱胜强的机会,集中力量发展军备,反而有希望搏一搏。

  所以,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以军工为最优先,这肯定是没问题的。

  至于需求的问题,钱程认为,这恐怕就是个借口。

  当年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国人纷纷效仿,都去穿紫色衣服。紫色布料的价格飞涨,五匹白布都换不来一匹紫布。齐桓公对于民众追求奢侈的现状颇为忧虑,向管仲询问办法。

  管仲说,这不难,你自己别穿紫衣服就行了。等左右近侍进来,你就让他们退开,说自己不喜欢紫色染料的气味。齐桓公遵循建议,斥退了穿紫衣的近侍。结果,当天,近侍们都不穿紫色了。很快,都城里也没人穿紫色了。再之后,国境内都没人穿紫色了。

  钱程说,食物只要能饱腹,就算合格了。衣服只要能御寒,就算合格了。而这些基本需求之外,那些多余的部分,并不是定死的。这些欲求,就像齐人的紫衣,是可以引导、可以制造的。

  战国时,齐国比秦国更富裕,齐国民众比秦国民众的物质条件也更好。结果,生活最单调的秦人却消灭了其他六国。

  原因也不难想,因为那会儿的国君们,固然也喜欢声色犬马,但他们最大的欲求,就是统一。君王推崇什么,百姓也就会欲求什么。百姓都想立军功,那天下也就统一了。

  钱程很怀疑白芷的历史故事对不对。他建议白芷好好回忆下,是不是漏了什么细节。

  如果一个大国,因为满足不了民众的声色欲求而灭亡,那肯定不是因为民众的欲求本身。就算满足不了欲望,也肯定是先满足不了国君的欲望。

  国君不能以身作则,反而带头追求奢靡淫欲,鼓吹声色享受,民众才会都去追求享受,才会让国家人心离散,才会出现危机。按照历史经验,这种发展,才合乎逻辑一些。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