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王母的问答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并不是第一个关心这个情况的。在将军们召他询问之前,战争刚进行到乌尼亚地区的时候,西王母就莫名其妙地派使者来,催他给出一个答案。

  估计是因为白芷的关系,钱程经常和各种怪力乱神打交道,所以也见怪不怪了。而且因为这些经历,他了解的信息,比这个时代其他大儒们,是更丰富一些的。

  当然,作为交换,他也经常被问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西王母似乎很热衷于调查,以他的视角,对这些文明发展上的选择,会有什么样的看法。不过很多问题十分古怪,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上次,就是青鸟问他,如果要实现大同,应该是在一个国家里先实现,还是天下一起来实现。

  钱程对此很惊讶。

  他说,如果天下在诸侯割据的状态,那么最接近大同的那一家,会理所当然地统一天下,所以在这个国家实现大同,就是在天下实现大同。而如果天下统一,那就更是天下一起实现了,这个问题还需要问么?

  青鸟又问他,夷狄国家应该怎么考虑?

  钱程回答说,那这个问题的选项就错了。

  汉朝这样的朝廷,不是“国家”,他就是朝廷,代表着天下的秩序。不统一的状态下,连大同的前置条件都不符合;而统一状态下,就不存在“某个国家”先实现大同的问题了,因为这时候只有蛮夷才是国家——但蛮夷怎么可能带头实现大同呢?他们的文化太粗劣,就没法支持这种,甚至可以算是过度宏大的目标。

  相反,大同世界本身,就是要求连夷狄都要纳入天下秩序,使得“远近大小若一”。做不到这一点,也算不上大同。

  大同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是一个作为目标的状态。朝廷越接近于大同这个状态,就越接近于理想的天下秩序,也就教化了更多的夷狄。当完全实现大同的时候,所有夷狄都在王化之下,实现了与华夏一体的境界。到这个境界,天下就没有国家,只有一个朝廷了。

  实现大同,既不可能靠蛮夷突然开窍,也不可能靠到处传教,让蛮夷响应自己。这个途径,应该是“改土归流”。

  所以,这个问题,问的就很怪。就算非要把朝廷也算作一个国家,那这个国家实现大同,和世界实现大同,也是一回事。两个选项说的都是一样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选的。

  青鸟问他,是从何而知,蛮夷不可能实现大同?

  钱程反问,第一纪漫长的岁月里,蛮夷曾经成功过么?

  青鸟一时无法回答。

  钱程说,这其实不难想。

  他也听白芷讲过不少故事,知道人类的技艺是可以突然发展的。但问题是,突然发展的只有制作器物的技术。在如何组织人这方面,虽然一直在发展,但完全称不上“突然”,也跟不上器物之术的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