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释:合法性授权逻辑的变化 续2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续败坏。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颇有可行性,实际上也确实生效了的思路,最终陷入了自我削弱的怪圈。

  清朝军队的表现非常让人迷惑,因为他是典型的高组织,低战斗力。

  清朝是君主制王朝的巅峰,各种控制手段已经发挥到了极限,整个帝国的“组织度”非常高。但这些组织和秩序,是用来压制自己战斗力的……

  清朝一边能稳定维持十分庞大的疆域,时不时就往汉唐都不能随便去的地方丢远征军;另一方面,只要碰到同级对手,清军战斗力就低的匪夷所思,王朝中期打个白莲、、教这种日常野怪都能伤筋动骨。这种矛盾现象,恐怕也是这种畸形的结果。

  注2:君主制的尾声

  清朝君臣又不是傻子。这么多问题,当然不可能一无所知。

  君主制的问题,明末就有人总结了。而上面八旗那些问题,很多都不用现代人去总结,去看老实人雍正自己的吐槽都能找到一大半……

  但这不是清朝能力够不够的问题,是他意愿上的问题。

  而这个意愿,不是个人道德和素养导致的意愿。不是说他全家就是大坏蛋,他天生就要干坏事。因为如果硬去比统治者的道德素质,清朝皇帝的平均水平也就是中等(中国历史上是有真·神经病帝王的,还不止一茬……),是没法这么解释的。

  根本上的问题是,只要他还想维持君主制,那他就必须这么做。

  军制废弛,无谓内耗,民族对立,这些都是结果。

  原因是,无论从合法性层面,还是实际操作上,清朝都必须制造族群矛盾,制造内耗(哪怕八旗就不是个民族),制造各种匪夷所思的现象。

  因为到这一级,君主制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清朝皇室为代表的这批统治阶层,又不可能主动放弃。

  而维持统治的同时,去抽出手解决、调和这些问题,也同样不可能。实际上,雍正已经是最后一个试图逆势而为的头铁人,之后的清朝皇帝甚至懒得去试一下这个思路了。

  对比历史,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从春秋到南北朝,到辽宋金,乃至到元朝,对华夏系文化学xi越多、了解越深的外族人,越倾向于接受和融入中原文化。而文化水平低下的部族首领、军阀,则反对汉化,主张保留原来的传统。这个也构成了现代很多人的思维惯性。

  但在清朝,这个现象居然是反过来的。掌握中原文化最深的这部分人,是最反对融入的。文化水平不怎么样的八旗军官、旗丁,反而对于接受和融入中原文化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或者说可能就根本没有自觉。

  (清朝八旗下层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民族文明内核,而且在朝廷压制下,也没地方去系统地学xi。但即使在强制隔离下,周围文化的渗透、影响,也是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