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_我当的哥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的价格。

  一切都会摆在明面上的收购行为。

  即便他最后把公司卖了,到手的钱也会让他觉得亏。

  但是,这么多强力的私人资本进入之后,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那都是杨瑞和老郑的朋友,以董贵的为人很难直接开口跟他们说:咱们亲兄弟明算账,一切按照法律程序来。

  那种话,作为强势一方的杨瑞可以说,但作为一个“外人”的董贵,说出来就很不妥。

  一旦引起杨瑞这边人的反感,明面上他们一定会同意,但是背地里做一些小动作,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招架。

  而且,当公司经营日久,在他们摸清了渠道,或者加盟的商户渐多之后,他被踢出局的可能是最大的。

  那种被架空然后踢走的结局,想想就让董贵揪心,脸色能好了才怪。

  这还跟被风投看中然后收购不同,那样的话他还有既定的利益可得,而被架空踢走,很可能他连最基本的利益都没有办法保证。

  完全是为人做了嫁衣。

  只是……形势比人强啊。

  这个项目的想法是他提出来的不假,但是最终完善的,却是他们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除了商品渠道这边董贵可以把控之外,技术、平台是杨瑞提供的,银行、保险这边是老郑去谈的。

  相当于核心环节都不在他的手里啊。

  想想未来可能出现的悲观局面,现在摆在董贵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他直接提出反对两位股东的加入,大家一拍两散,这个项目我们不玩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最坏的结局到来之前,就不要开始。

  只是这样一来,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不说,已经跟和田以及南方的同行约好的董贵,就会立刻陷入“不讲信用”的被动境地。

  他没有办法给人家交代。

  南方那边的翡翠商人还好说,共享珠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新开拓的一条渠道,且能迎合现在互联网+的大潮,他们是乐见的,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和田那边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大伙儿手里砸的石头都不少,可以用于租赁的首饰同样很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渠道和发现新的商机,他们也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董贵把共享珠宝这个概念一抛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和田那帮同行的全力支持。

  否则,也不会让他在和田那边的准备工作进行的那么顺利。

  如果这个事儿半道儿黄了,他在和田一地可就真很难混下去了。

  忽悠同行这种事情,哪怕人家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但事情没有办成,就说明你这个人有问题啊。

  第二条,就只能妥协。

  装作不知道、不在意、不过问。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他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可能多地攫取属于他自己的利益。

  只是想到最坏的可能,心理上着实让他很难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