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首次封顶的功德路径_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重生回到1986年渔村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村委会的大门口碰见过一次。

  加上王强一直刻意与江贝村的村民保持着距离,要不是有必要的事情,老村长是不会前来打搅的。

  “阿强,这是你家的公粮簿。”

  老村长刚刚与王强见面,就在微笑着递过来一个红本本,上面清晰的写着“公粮簿”三个大字。

  “我们茶城,已经分田到户大半年时间了,经过有关单位的多方核查和统计,这公粮簿终于出来了。”

  他怕王强不知道这公粮簿的重要性,解释着说道,“今后,茶城各家各户的责任田,每年都需要定期缴纳公粮款,没有例外,这是铁律。”

  “这公粮簿上面,不但要登记各家各户每年需要缴纳的公粮款多少,连一些附加费,如:教育附加费之类的杂费,都有登记在上面。”

  “每年村委会都会进行核查,并且重新登记当年各家各户所应缴的公粮款。”

  “我们江贝村在每年缴纳公粮的时候,也是由粮食局的相关人员,下来负责监督征收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对王强叮嘱说道,“这是分田到户后,各家各户都需要重视的情况,不准拖欠,延期会罚款,缴纳滞纳金。”

  “要是公粮款的缴纳,拖欠超过了一定期限,县里的干部,会责成各个村委会收回分下去的涉事人田地山林。”

  “不过,伱家的情况有所不同。”

  老村长继续说道,“由于分田到户的时候,分给你家的都是荒山和荒地,所以你们家不需要缴纳干稻谷作为公粮款抵扣,我们村委会,给你家折扣成现金,按期缴纳就行。”

  “经过村委会的研究商定,今年你家需要缴纳公粮款和一应杂费,合计八百六十元整。”

  “你家分到的荒地八十亩,荒山一座,山上大约可以开垦出千亩左右的梯田,虽然需要缴纳的公粮款不少,但是摊开计算,不到一元钱一亩,这是比较合理的。”

  “这笔款项,一定不要拖延,你要在今年秋收后的半个月内,拿着公粮簿和现金去村委会缴纳并且登记。”

  “对了,阿强,还有一件事情,村里的第一批大别墅已经竣工,首批五百零四户村民,昨天已经正式搬进了新家。”

  “村委会还正式接到了县里的有关干部下达的通知,明天下午,会来主持我们村首批新房落成仪式。”

  老村长强调说道,“明天下午三点钟,仪式正式举行,你一定要提前半个小时过来,县里的主管干部,指名要和你见上一面,表彰一下你这个劳动模范。”

  他见到王强愕然的样子,笑着解释道,“不错,我们村已经被县里树立为模范村,劳动模范的名额也有三个。”

  “你一个,村主任林五连一个,老朽不才,也厚着脸皮占据了一个。”

  “哈哈哈……”

  他老怀大畅的拂须笑道,“阿强,成为了我们茶城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劳动模范之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卧槽!

  王强听得彻底的无语了:老子居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县里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劳动模范?

  这是何等的卧槽!

  自己有哪一点,像是一个劳动模范的样子?

  嗯,好像在干活这方面,我还是比较像是一个劳动模范的。

  可是我真的不想当什么劳动模范的啊!

  这村委会,也太胡来了,竟然先斩后奏,硬塞了一个劳动模范过来!

  好吧,现在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

  主要是在后世记忆中,江贝村并没有现在的这一出,所以王强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得到了后世四十年记忆的他,开挂般的先知先觉,也没有了什么卵用。

  前世江贝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都没有被县里评选为劳动模范村,更没有人得到过劳动模范称号。

  哪里想得到,随着自己两世为人,得到了金手指后,在无形中带来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乱了!

  尼玛的!

  今后的茶城,一切都乱套了!

  与后世记忆中的轨迹,走在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岔道上。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