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女之心》的前世今生]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之心》当作影响犯罪率的因素。”

  1979年,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工作者廖岭珠在上海社科院出版的《社联通讯》增刊第七期发表了《少女犯罪与性爱心理初探》一文,文中写道:“据某中学一个班级的不完全调查,43名学生中,承认看过《少女之心》等黄色手抄本的就有13名,有些学生甚至在上课或自修课里抄阅这类书刊。”但是这些孩子并未犯罪。实际上,大多数传抄《少女之心》的案件都是因为追查其它案件时被连带出来的。

  (小标题)“文革”时期的“扫黄令”

  一般情况下,如果未发生刑事犯罪,《少女之心》的“读者们”大都能安全地“潜伏”着。岂料刚进入1975年,主抓意识形态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姚文元就颁布了一个追查手抄本的命令,第一本是《归来》(后更名《第二次握手》出版),紧跟其后的就是《少女之心》,还包括《一双绣花鞋》等。

  《第二次握手》是被当作“黄色小说”来追查的。这一年的1月7日,《第二次握手》的作者、在湖南大围山插队的知青张扬被抓捕后还一脸迷惑,男女主人公一辈子的肢体接触仅限于握手,而且在近半个世纪的光阴中只握了两次,怎么就成了黄色小说了呢?

  张扬入狱以后,并不知道他的手稿在知青中被广泛手抄传阅,成了“非主流”流行小说。那时候,中国主流文坛上只有“一个作家”:浩然――塑造出没有俗念的人物“高大泉”。如果说《第二次握手》是一本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的手抄本,那么《少女之心》可说是把人性中的性本能完全摊开来写的“书”,因而成了一株“大毒草”。

  1975年的法庭对张扬《第二次握手》的指控包括:“你这个《归来》,本质上与《少女的心》是一样的。”“《少女的心》是砒霜,《归来》是鸦片”。

  其实,即便是在今天看来,《少女之心》也不能算是一部文学作品,甚至连一部故事都算不上。然而,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反弹,越是谈性变色,越是偷窥得性味盎然。

  也正是在这种贫瘠而压抑的环境中,一些外国电影中短短的数秒拥抱、接吻镜头都会让不少人如痴如醉。在那个年代,《化身博士》《华丽家庭》《望乡》《女星》……这些影片被很多青年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皮艺军接触到的一名少年犯讲述,日本电影《望乡》他看了7遍,后6次每次买完票以后就在电影院门口等着,等到将要出现早年妓院的镜头时,他分秒不差地踩着钟点进去。买那么多张票,就是为了多看几次那几秒钟。

  皮艺军认为,由于当时“性”在中国一直被当成最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