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通俗文学也是文学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通俗文学也是文学

  这样的现象让冯木感到有点奇怪。

  他原本以为,大家会激烈争论,或者同意或者反对,可没想到竟然是沉默!

  “还是我说两句吧。”一个女同志站了起来,年龄也很大,一头银发,但人却很精神。

  她叫宁玲,也是一位老作家。

  “照我说,这篇小说就不应该出现在我们面前!”宁玲一出口火药味十足。

  “初评委员会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这是文学作品吗?充其量就是一篇不入流的通俗小说!”

  宁玲的措词非常严厉,在场的评委们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冯木的脸色有些尴尬,但依旧如实说道:“宁大姐,这篇小说初评委员会争议也很大,是我最后同意的。”

  “老冯,那就是你的不对,咱们这是评选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怎么能让它能混进来?!”

  冯木嘴动了动,却没说出话。

  论职务,两人都是作协副主席。

  论年龄,人家比他还大,资历还老。

  “老宁,我觉得你的说法有失偏颇。”这时候,一个男人慢悠悠说道。

  原来是张光年。

  他开口说道:“无论作品如何,咱们不能先给扣大帽子嘛,现在不行这一套喽。”

  “老张,难道我说的不对?”宁铃盯着她,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

  张光年依旧不慌不忙:

  “首先,通俗文学也是文学,不仅仅是科幻还包括武侠小说!去年年底作协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邀请了宝岛的梁羽生先生参加会议,在座各位几乎都参加了这次大会,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吧?”

  张光年说完这段话,大家又开始议论。

  他说的是事实。

  梁羽生的出现,让许多与会代表感到无比震惊。

  通俗文学作家首次享受高规格殊荣,风向真的变了!

  “大家静一静。”作为主持人的冯木及时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纷纷。

  张光年继续侃侃而谈:

  “咱们再从这篇小说结构分析,是典型的双线叙事的结构的小说,像鲁迅先生的《药》,老舍的《四世同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都采用这种叙事结构,两条线分别叙述不同的故事,而且彼此交叉、重合、互相照应、互相影响,从而更好地表达小说的中心,这点这篇小说做的很不错!”

  听了张光年的话,评委们又议论开来。

  平心而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篇小说,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双叙事结构,使这个篇幅不长的小说结构慎密,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这一点连宁铃本身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可是,他只是一篇科幻,科幻是不入流的!”宁铃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科幻不入流?那我请问老宁,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伱读过吧?故事背景放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