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韩国人也要引进那本太空歌剧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韩国人也要引进那本太空歌剧

  这次来访问学习的十位作家中,东亚独占六席,但方明华和韩国或者日本作家,交往并不多。

  不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作家,同宗同源,虽说因为宗教原因,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佳,有所谓的印巴之争,在包括克什米尔主权归属等问题上互不相让。

  但是,因为有英语作为共同媒介,两位作家关系倒挺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

  反观中国、日本和韩国,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日韩两国还曾长期使用汉字,但即便是文学家之间,交流也有障碍——没有共同的交流媒介,英语都说的不咋的。

  所以和这位韩国作家金东旭,彼此也就是点头之交。

  金东旭很瘦,留着长发,老是板着脸,方明华感觉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明华,那个南朝鲜人找你干什么?”

  两人打了个招呼,赤川次郎端着一盘麦片和一杯牛奶坐在方明华的对面。

  聊这个?

  方明华可真没想到。

  在方明华出国前,讲谈社的山本太郎和方明华联系过,就改编成漫画版权费用达成协议,据说由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亲自操刀改编,原哲夫担任作画,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看不出来这个沉默的年轻男人竟然是财阀的公子!

  “另外,方先生,如果我们引起你这部小说连载,也请授权我们修改其中某些情节,当然征得您的同意。”金东旭又说道。

  最起码比那个什么叫金旭东出名,不过说实在国内,作家也没人注意韩国文坛。

  除了必要的礼节,两人似乎也是形同陌路。

  星辰大海永远不是韩国人的梦想。

  除《雪国列车》、《汉江怪物》、《铁线虫入侵》等少数几部借着科幻外壳,反映人性的科幻电影外,韩国几乎没有叫得响的科幻作品。

  不仅仅是八十年代,到了千禧年以后也是如此。

  “那为什么要引进?”

  “哦,不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文版应该是和大和帝国作战,打败织田信长。”金东旭说道。

  另外,长期独裁体制下,科幻一直被视为少儿科普工具,真正的科幻创作也举步维艰。

  “就是小说中大汉帝国和高丽国那场海战,陆逊大败李舜臣这段剧情。”

  哦?

  你懂日语?

  金东旭听了沉默了会,突然又说道:“方先生,我们也想引进你这本小说,在我国《周刊韩国》连载。”

  “可以啊又有朝鲜文译本了。”

  卧槽卧槽卧槽

  方明华心里连续说了几个卧槽。

  不过,让方明华没想到的是,他一个韩国人怎么也了解这本书?

  对于赤川次郎,方明华还是颇具好感的。

  卧槽

  真的干上了啊。

  当然,双方只是口头协议,真正签署合同要等方明华回国以后。

  方明华感到惊讶。

  “想引起我写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