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322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创作座谈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术把控力,现实主义风格,至纯至朴;除了艺术水平,影片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洞悉。

  无疑,张亿谋是这次创作座谈会中最耀眼的人物,也是国内导演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行星。

  张亿谋心里很高兴,也很感激。

  他感激两个人:第一个是吴天民,是他将自己的借调到西影厂,为自己拍着这部片子创造一切条件。

  第二个就是方明华,是他专门为自己写了这个剧本,几乎是量身定做。这份情他一直记得。

  平时大家都忙很难见到,今天是个机会。

  老秦人表示感谢的方式也很质朴,首先下馆子请客搓一顿,最好是不醉不归。

  今天下午,座谈会结束,张亿谋就邀请方明华出去喝酒。

  “张导,不是刚喝过吗?”方明华说道。

  这年头无论开什么会,一般会议结束的时候都要喝酒,故方明华有这么一说。

  “那点酒算什么?对咱们老秦人来说就是漱漱口,走,我把吴厂长也叫上。”

  于是三人一块就到宾馆外一家小饭店,要了一瓶西凤,四碟下酒菜开始吃起来。

  只见张亿谋给方明华和吴天民的酒杯里添满酒,又恭恭敬敬给两人端起,然后才端起自己的酒杯很诚恳的说道:“这杯酒,我要感谢两位,方主编给我写了这么的剧本,吴厂长又专门借调我到西影厂拍片,这份恩情我一定记得!”

  这种酒,肯定不能推脱,于是三人都一饮而尽。

  吴天民看着张亿谋给自己倒酒,就说道:“亿谋,我已经决定,将你拍的这部片子以西影厂的名义推荐参加明年的金鸡奖和百花奖的评选。”

  “谢谢,谢谢。”张亿谋闻言大喜。

  “还有,你的媳妇肖华,我准备调到西影厂来,愿意不愿意?你呢,暂时还得借调,不过工资由我们西影厂开,一月100块。”

  现在的吴天民在西影厂可是一言九鼎。

  自从81年拍摄方明华写的《隐入尘烟》,第二年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奖之后,吴天民即刻又拍摄了陆遥写的《人生》,又获得84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可谓是获奖连连。

  在他的带动下,西影这两年异军突起:陈开哥执导的电影《黄土地》,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张亿谋拍的这部《一个也不能少》口碑极佳,很具有可能冲击明年的金鸡奖。

  现在的吴天民真有点“大哥”的架势。

  “明华,我要向你道歉。”吴天民突然说道。

  “道歉?道什么歉?”

  “你那篇《太阳照常升起》,我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放弃,说实在我估计拍不出你小说里的精髓。”

  这事啊

  就是去年过春节前一块吃饭的时候,方明华主动为张亿谋写的那篇《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本,同时吴天民也想拍《太阳照常升起》,方明华同意了。

  不过到后来吴天民思考良久,决定放弃,这事他给方明华电话里说过,今天又是当面道歉。

  方明华听了他又提说这事,就笑着说道:“没关系,那就放着,你如果想拍的时候就拍呗。”

  “我是拍不出来,就看年轻一代的导演喽。”吴天民说道。

  张亿谋以为是说他,赶紧说道:“吴厂长,我也不行。”

  “你呀伱要拍电影,就拍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小说,像明华写的这部魔幻的写作手法,你也拍不好。”

  张亿谋赶紧点点头。

  看着张亿谋这个样子,方明华心一动,笑着说道:“张导,我有一篇很好的小说,你想不想再拍成电影?”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