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 余桦获得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_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明华不知道两个姑娘背后议论他,这几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别的时间都在修改《平凡的世界》,抽空时间再写写《雪中悍刀行》——命吊住行。

  当然不会忘记跑到学校不远处的棉织厂附近一个国营大商店,一口气买了十几包三鲜伊面。

  今天是星期四,明天下午有课,到了下午方明华暂时停码字工作,备明天的课程。

  明天要讲意识流小说,自然要有具体的书举例子,周一他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书名,主要目的是让学员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用作举例子的小说其实就两篇,一篇是自己写的《太阳照常升起》,另一篇是《墙上的斑点》。

  这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的短篇意识流小说,发表于1917年,也是其第一篇意识流作品。

  小说以内心独白写成,女主人公从墙上的一个斑点引发出自由联想,采用的是“记录”人物意识流动的心理结构。

  它没有故事情节,按“我”看到“斑点”以后微尘落到头脑中的顺序,作为小说的主体结构,以此展示“我”此时此刻的“内心真实”,并将人物的意识流动置于作品的主体地位。

  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

  他看过这本小说,可惜现在手头没有这本书,于是就到图书馆去借,工作人员告诉他,图书馆藏了弗吉尼亚·伍尔芙两本小说集,可都已经被借走,到现在还没有还回来。

  方明华估计是讲习班那帮学生借走了,这种偏小众的小说一般没人会看。

  “请问是哪位学员借走了吗?”方明华问道。

  管理员拿出借阅本很快查到借书者的姓名:“是讲习班的余桦。”

  哦,是他。

  “我去找他。”方明华转身出了图书馆。

  余桦就住在四楼方明华的头顶,他上了四楼走在楼道里,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声音。

  “余桦,这么大的喜事,怎么不请客?”

  “对,如果是我,连请大家三天!”

  什么好事?要让余桦请客。

  方明华好奇走过去,门没关,里面已经有六七个学员,都是他们班的。

  他们看到方明华过来,纷纷打招呼。

  “余桦,你啥好事?大家要让你请客?”方明华问道。

  “方老师,你不知道啊?”何力伟抢先一步说道:“今年的全国中短篇优秀奖名单公布出来了,余桦写的《1986年》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

  “是吗?报纸在哪,让我看看。”

  立刻有学员递上一份光明日报。

  方明华仔细看了看,除了余桦的《1986年》,还有莫岩的《红高粱》、王安依的《小鲍庄》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而邹志安写的那篇《支书下台唱大戏》获得最佳短篇小说奖。

  不错嘛

  《延河》杂志社一共推荐了六篇小说,其中四篇获奖,这成绩放到任何一个杂志社都是一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