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修行之始:定心猿!_从缸中之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完全一样的箴言之后,这个声音话头一转:

  “然而,生命的现象是个奇迹,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

  这就是“负熵”!也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引申一下。

  过量的资讯和知识是对人们意识中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这就是‘精神熵’。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之所以会疯狂,便是因为‘精神熵’超过了阈值,彻底打破了内心中的秩序....”

  这位肖恩的“同类”,对“精神熵”的认识明显远在能够将熵增转移的“觉醒会”之上。

  不仅有“精神熵”清晰的概念,更有解决“精神熵”的方案。

  “‘精神熵’的反面便是‘心流’,实现精神的‘负熵’!

  在‘心流’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各种冥想法建立新的秩序...

  要诀有五,第一、注意力和完全的沉浸感;第二、你要有一个愿意付出代价的目标;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的琐事完全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忘我的状态。”

  旧的问题被解决,新的问题随之出现。

  迷迷蒙蒙的肖恩继续提问:

  “我们的精神等同于物质化的大脑吗?不通过‘观想法’,我该如何去干涉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

  这一次,那个声音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耐心。

  “大脑和精神密切相关,却又不能混淆。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重量仅占体重2%,却又消耗了人体20%能量的超级‘大胃王’。

  遗憾的是,大脑对这些能量的利用效率却不高。消耗的这些能量,大部分都用在了一个名为‘预设模式网络’也称DMN的大脑回路。

  这个脑内网络结构,大约占用了大脑能量消耗的60%-80%。”

  “所谓的DMN,是指由内侧前额叶皮质、后扣带皮层、楔前叶、顶叶顶下叶等构成的大脑网络。

  它会在大脑未执行有意识活动时,自动进行基本运作。

  为了更容易理解,可以把DMN想象成飞行车挂空挡,这绝对不是人体最节能的模式。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发呆、放空自己的时候,只要DMN持续过度运作,大脑就永远不会获得休息。

  那种‘明明一整天都在发呆,但还是很累’的感觉,就是DMN过度运作的结果。

  换言之,如果不塑造一个可以抑制DMN活动的精神结构,你将永远无法进入‘心流’的状态...”

  随着前进道路上的“顽石”被一块又一块地搬开,肖恩的眼中渐渐透出了神采。

  “那么,路在哪里?”

  “通往心流的道路便是‘正念’,就是不做任何评价和判断,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经验上。”

  “......”

  好像神学家在梦中获得神启一样,两者一问一答,肖恩在本能间的每一个疑惑都会得到这个声音细致的解答。

  修行的前路渐渐清晰起来。

  通过“正念”,抑制“预设模式网络DMN”,达到“心流”的境界,建立起内心的秩序,也正是一切“冥想法”的前置。

  用玄门的术语来说,便是“识神”退隐“元神”主事的过程,也可以叫做——“定心猿”!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