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2章 不作考虑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发展水平越来越悬殊,北方对南方财力的依赖越来越大,汴州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时人称:“大梁当天下之要,通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

  唐末驻在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篡夺了唐的政权,建立后梁王朝,都汴京,称东都。开封再次成为国家首都。后梁之后相互更迭的政权中,除了后唐迁都洛阳外,后晋、后汉和后周均以汴州为都,称东京。后晋开始,开封确立了首都的地位,在这些王朝中后周皇帝周世宗对开封城改造的影响更为深远。

  周世宗不仅重新对开封城进行规划建设,修建开封新城,扩大外城,扩宽城市街道,他还注重兴修水利,疏通汴河,恢复之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后周东京城的修建为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奠定了基础,且为开封取代洛阳,一跃成为行政中心城市开辟了道路,开封的首都地位易发巩固。

  入宋后,建虽然长安、洛阳在连年战火中饱经摧残,令开封有机会在五代时期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当真要付诸行动时,赵匡胤不是没有犹豫。诚然开封水陆交通发达,有利于控制广大关东地区,且经历五代时期四朝的建设,城池宫阙已经相对完备,但这里不是没有隐患。

  从地理上看,开封四周几乎无险可守,是典型的“四战之地”,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非常不利。为了弥补开封地理上不利防御的弱点,宋朝必须在都城驻屯重兵加以弥补。弃了建都长安或洛阳,北宋开始着力开发开封这座重要的水城。当时的东京汴梁有惠民河、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从东京城里穿过,人称“四水贯都”。而东京就成了汴河、黄河、惠民河和五丈河漕运四河的中心。

  黄河的分支汴河为开封送来了繁荣昌盛,然而也不能忽略黄河一直以来的隐患。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垦,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从北宋开始,黄河携带的泥沙量明显地在河道内堆积,并不断向南变道逼近开封,而其附近繁密的水道也成为了黄河泄洪的最佳渠道。

  黄河的多次泛滥,使北宋时期以黄河汴河为主的“四大漕运”都因黄河水害而淤没,也改变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使曾堪称“北方水城”的开封的周边成了茫茫一片沙海。后期战争的频繁,使得黄河多次改道,在开封地区多次决口,而后蒙元又把大运河进一步东移,不借道河南而改走鲁西南,至此开封的衰败已是一发不可收拾。

  赵昺作为现代人,更加知道从宋室南迁后至清末七百年间,黄河南下夺淮进入黄海的这一时期,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口泛滥达百多次,最多时每年一次,最少也是十年必泛。元明清以来,开封城曾七次被黄河水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