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4章 金城汤池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拨钱一千万贯作为军费。

  这年四月,李曾伯派荆鄂副都统高达、幕府王登,率二万一千名荆湖军,向盘踞襄阳的蒙古军队发动进攻。战斗中,南宋将士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一举攻克了襄阳、樊城。收复襄阳后,李曾伯又下令筑城,限期两个月内在城内建造营房一万间,以备屯驻之用。

  在襄阳城东南西三个城门上增建了瓮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砖墙,在城垣上增筑了马面和看楼,在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边的雁翅城,与樊城东西角楼抵江边的两雁翅城相呼应,增强了襄阳二城的防卫能力。每座城门外有瓮城也叫屯兵城,用于屯兵及存放兵器之,俗称月城,城门上均建有城楼。加固后的襄阳城,周围长九里防御能力大为增强。

  位于襄阳城西北角的夫人城,是与襄阳城紧紧相联的一座城外城。为东晋太元三年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母韩夫人率众所筑,以后多次扩建,呈长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南、西、北墙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

  鉴于“筑城容易守城难”,次年春,李曾伯又向朝廷提出六点经营襄阳的建议,包括实行营田、奖励屯田、运输米粮、修筑城堡、免税、增兵协防等。朝廷部分采纳其建议,下拨一百万缗的屯田及修筑渠堰补助费,并免除襄、郢之税三年。

  因而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北城墙濒临汉江,其余三面凿有宽阔的护城河。此后宋、元为争夺长江天险,依靠坚固的荆襄城防体系,宋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抗金、抗元战争,最终南宋依靠襄阳的险要,粮储的充裕,军民的坚忍苦守,在襄阳进行了一次长达六年的重大战役,十万名元军竟然拿襄阳城没有办法,只能长期围困。

  而襄阳城的护城河经过开挖也成了攻城的巨大障碍。它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战争时期成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安全。

  不过开禧二年赵淳守襄阳时,护城河的宽度在七丈左右。至吕文焕守襄阳时,护城河又扩宽了一些,最宽处达到三十余丈,是当时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了。而城内军民是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来与城外取得联系的,护城河加宽后,为了方便城内与外界联系,分别在东、南、西三门与陆路相通处,利用水中的沙洲人工修建了一个环岛,以此为支撑建成两段吊桥,帮助城内外联系。

  这种门的瓮城外都有脱离母城的水中小堡,类似于西方棱堡常用的防御体系出现在襄阳,让赵昺感到十分惊异,在中国是十分少见的。环岛内修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