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4章 神秘贡品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为感动,母子相拥大哭了一场,这才作罢。

  随后杨太后又叮嘱赵昺,当下国事艰难,国库并不充裕,迁陵之事一切从简。又言百姓辛苦,不必遵从七月而葬的旧俗,只用农闲之时修建陵寝。至于陪葬之物也只需按照礼制布置,不需另择金银珠贝随葬,以节俭为要,万不可劳民伤财,激起民怨。

  待回到淡泊阁,吴曦等妃嫔皆已等在那里,陪着赵昺吃了晚膳,陈淑和苏岚便说起年节的准备情况。现在各地的贡品已经悉数送到,皆已查点入库,过年的物资也采购完毕,并附上清单。他知道陈淑虽然是头一次筹备,但是有苏岚从旁协助,不会有什么差池,所以只是象征性的翻阅了一下,随口问了几句便递给了吴曦。

  每年的元宵灯会历来的新年的重头戏,而前年吴曦筹备灯会因为花费太多,还遭到了赵昺的训斥。而去年则因元军渡过长江,侵入江东,京城中全民备战,人心惶恐,所以灯会也是草草收场。而今年不仅北伐大胜,拓地千里,逼的蒙元求和,割让四川,还要进行赔款纳币,这是大宋南迁百余年从未有过的盛事,理当大庆。

  不过赵昺临行前已有指示,灯会依然要本着节俭的原则,但要办的热烈、喜庆,又不能太俗气,还要典雅大方,突出皇家与百姓同乐的主题。不想花钱,还要办好,这可把陈淑愁得够呛,不过好在其家有两位尚书,还有在皇帝身边的兄长,可以借力。

  鳌山灯向来是灯会的重中之重,亦是彰显皇家气派的标志物,过去都是由宫中和各地选调的工匠搭建、制造,当然也是最烧钱的玩意儿。不过今年陈淑两人想了个办法,令人先期设计了鳌山灯的图纸,并详细表明了灯的样式,却没有令工匠制造,而是让京中的豪门大户及巨贾商贩认领制造。

  制作一盏好灯,不仅耗费人力,也价值不菲,一些豪门大户及巨贾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可以不惜代价。但是鳌山灯也有无数的各式小灯笼点缀其间,大户们就不愿意浪费那个精力了,为了吸引财力不足,又有意的中小商户们参与,允许他们在灯笼上题字和标注自己的商号。

  赵昺听了有些好笑,这不就是现代办晚会常用的冠名权吗?不过他们这个还属于初级阶段,没有进行拍卖,否则不但不会赔钱,还会挣钱。可两个居于深宫的妇人能想到这个办法已经不容易了,且达到了自己提出的与民同乐,全民参与的目的了。

  说完了事情,赵昺又让人将三个孩子抱来。离开近一个月,孩子们却与他生疏了,一抱就会哭闹,让他很是尴尬。逗弄了一会儿,好在不再哭了,却在他怀里睡着了,只能让人再抱回去。而这功夫,除了吴曦还在细审贡品清单,其他人都在一起玩儿闹,这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