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0章 以粮为本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后人们留下了前车之鉴。可见古代战争中,粮食的运输是多么要命的一件事。

  即便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之一,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屡战屡胜,但面对吃喝拉撒的问题,天可汗也只能干瞪眼。归根到底,让士兵填饱肚子才能打胜仗,否则,即使攻克再多的城池要塞,取得了再多的胜利,一旦出现了粮食问题,一样要乖乖退兵。

  另外还有可能完成战略目标,但是因为粮草短缺不得不在胜利果实再度拱手让出,而世界名将拿破仑就干过这样的事情,最终还因此导致其在退兵途中兵力折损太大,自己被迫黯然下台。很多人以为拿破仑远征沙俄忽略了后勤问题,实际上恰恰相反,赵昺以为拿破仑在战争之前特别重视后勤。

  在战前拿破仑和将军、参谋们彻夜计算征讨沙俄需要的物资数量。按照精密的计算,法国统帅部门算出的数字是,法军至少需要带上六十天的粮食物资才能到达莫斯科。可实际上,由于俄军一路抵抗以及坚壁清野行动,法军足足走了八十二天才抵达莫斯科。

  更糟糕的是,沿途法军并没有获得太多粮食,虽然此时已经是沙俄丰收的季节,但粮食不是被烧掉,就是被运走。另外,法国骑兵部队乱烧房子和农田的行为让本来可以获得的粮食被付之一炬。最后,在粮食不足和天气恶劣的打击下,拿破仑的六十万大军一路上损失巨大。

  等他们到了已变成空城的莫斯科后,虽然在城内及附近乡下找到了一些粮食,但拿破仑的大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最终,法国大军在撤退途中又遭遇严寒和暴风雪,大量装载食物的马车被遗弃在暴风雪中。饥饿让法军士气低落,加上俄军的不停追击,法军一路损兵折将,六十万大军回到巴黎的已不足三万。

  后世的军事家和史学家一致认为,拿破仑发动对沙俄的战争是一次超越了自己时代的超级远征。因为在火车和内燃机发明之前,人类的军队移送速度和后勤能力,跟古罗马或汉代并无本质区别。

  赵昺在北伐中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尽管战前做了周密的考量,可战事的发展还是超出了预期,蒙元迅速的败退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还算冷静,在进攻势头大好,军中上下士气正盛的时候,果断停止进攻,在河间和涿州转入长时间的休整,等待辎重粮草的送达。

  且事前的布置也起到了作用,赵昺在运河沿岸修建大量粮仓用于储备粮草,并恢复了蒙元当初在松江府建设的太仓,将太湖流域产粮区近三年的税粮存于此,以备运河枯水断航期利用海运向前线运输粮草。赵昺还整修了杭州海港码头,利用海运将军器坊生产的武器弹药尽快前送。

  与此同时,赵昺还下旨在湖广产量区大量收购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