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5章 关键是脑子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后大感欣慰,信心倍增。

  对蒙古铁骑的畏惧可以说如梦霾一般的存在一直压在赵昺的心头,可这也不能怪他胆小,而是中国古代,中原的农耕民族一直受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由于几乎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是中原汉人书写的,所以草原人成了凶恶强悍,难于抵御的马上狂人。于是后世有了一个思维定式: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斗力最强的兵种。

  想想赵昺作为一个前世来客,那个时代连马都成了稀罕物,他怎能了解骑兵作战到底是什么样呢?所以他的所知也是来源于史书的记载,网上的骑兵粉丝更是喜欢拿出匈奴,蒙古骑兵的辉煌战绩作证。而来到这个时代的头一眼就看到骑兵在追杀自己,将护卫的官兵和义勇杀的血流成河,更加固化了骑兵无敌的思维。

  所以赵昺在练兵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打败骑兵,都说‘以骑制骑’是良策,可先天的短板让这个方法如同画饼充饥,现实迫使他大力展火器,试图以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治军方法战胜历史上最强的骑兵。而战斗的结果印证了他的思路没有错,也让他坚信其实骑兵也罢,步兵也罢,胜负的关键在于指挥官的智慧运用,没有谁肯定比对方强,临敌对阵谁也都有失败的可能。

  此战的胜利也是建立在赵昺缜密分析上。经过多方了解和实践,他现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机动性强,战略上体现在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投入战斗。战术上体现在在不利的形势下可以迅脱离敌人,有利的形势下可以迅冲击敌人的队形,扩大战果;二是马的体重和力量远远大于人,先前冲锋时对方步兵很难阻挡。

  步兵虽然有着机动力差,很难抓住对方主力,作战中要保持严整队形,行动缓慢的缺点。不过对骑兵也有着不能否认的优势,步兵可以多兵种组成阵势挥威力,弥补单个士兵冲击力和防御力弱的缺点。且骑兵也存在缺点,由于骑兵需要士兵和马配合,所以骑兵和骑兵之间很难配合,不能像步兵那样组成密集的方阵严密配合。

  在搞明白骑兵和步兵各自的优缺点后,赵昺便利用反向思维来琢磨解决之道。他假设自己的就是成吉思汗这样的骑兵统帅,要与敌方步军交锋,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敌方行军或是宿营睡觉的时候突然冲击敌手,将他们宰在被窝里。但是这种机会对手是会给你的,那么就只能正面交锋了。

  既然已经知道骑兵主动去冲击敌方严阵以待的步兵阵型和城池与送死无异,所以两军相逢不要硬上,要现对手阵营薄弱环节后猛烈冲击对方阵型,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吸引对手进攻,在对手进攻过程中一般都会露出破绽。那在野战中最好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