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1 由下往上_天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居民能证明。

  两边孰重孰轻,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于是,话题又重回以前,聚焦到了苏进对着文昌明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上。

  标准何在?

  标准谁来定?

  标准如何执行?

  没有一个完整的章程,怎么判断婉容故居改建得好不好?怎么判断南锣鼓巷应该向什么方向改建?

  于是,一群有识之士终于开始向上呼吁——

  “古建筑修复是文物修复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吵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应该有正式的单位、正式的章程,来进行正式的管理?”

  这个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一部分人开始向特定的地方打电话了。

  而微博、以及一些精英聚集的网站,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如果要制定标准的话,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现在文安组是国安局下面的一个组织,是不是太不正规了?文物涉及的方面这么多,南锣鼓巷改建组什么的,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难道以后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全部都要临时组队吗?

  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更高层的机构,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与运行?

  网络上的讨论从“这是怎么回事”到“应该怎么样”到“具体怎么做”,进行到了更深层次的方面,而整个过程里,热度越来越高,从来没有降低过。

  这时候,各个方面,无数的人关注着这件事情。

  其中某些人,一早就掺合起来了,后来一直关注,眼睁睁看着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们的心情无比复杂。在事情走到这一步之前,有谁能想到,一个这样的年轻人,能一步步把事情推到这个程度?

  现在,婉容故居、承恩公府、南锣鼓巷已经变成了全民皆知的关键词,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

  传统复兴运动到现在为止搞了五年,国家大力推行,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不过,到现在为止,事情闹得这么大了,苏进打算怎么收场呢?

  婉容故居的确已经停工了,每停一天,花费的确都不小——在这方面,文昌明的判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据他们所知,这方面的支出,苏进的确没动那笔国家资金,全部都是从自己的口袋掏出来的。

  停工一天,苏进就要掏一天的钱。现在事情看上去不像有收场的样子,这钱,他要掏到什么时候去?

  想到这里,杜维给周景泽打起了电话。周景泽接起来的时候,既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身为文安组和改建组这两个组织的大头目,他们俩却很少联系,更少亲自联系。

  除了改建组刚刚成立,周景泽亲自上门拜会了一次文安组之后,这还是两个人第一次直接通话,没想到是因为一个苏进那样的年轻人啊……

  杜维没有寒暄,开门见山就问:“那边有没有跟你打招呼?”

  周景泽反问:“什么招呼,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