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不要问我从哪里来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绒花》和《妹妹找哥泪花流》虽然也好听但是不会有这个效果,因为现在的收音机、广播里经常播放。

  小时候还有一首歌黄瀚记忆深刻,那是一首经典校园歌曲《童年》。

  即便被大陆的演唱者掐掉了“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这一段,还把这首歌唱出了《英雄赞》的气势,一点点也不童年。

  按理说应该是毁了这首歌,其实不然,因为架不住这首歌太好了,直接导致大陆版另类《童年》火遍全国。

  黄瀚那时也是百听不厌,几年后听到了原唱,黄瀚这才哑然失笑,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童年》不是经过修饰美化的童年。

  黄瀚早有准备,他在课堂上不能破坏纪律,只能看书、写字,渐渐的归老师、小韩老师都习惯了,基本上不管他。

  他在练字的同时写了《橄榄树》的歌词,此时口袋里有十几张,大小是作业本的一半。

  黄瀚掏出一张歌词双手送到自己的第一个顾客面前,道:“阿姨!这是我抄写的《橄榄树》歌词,送给你。”

  那个女同志很高兴,接过看了一眼后,喜道:“孩子,你的字很好看啊!小小年纪就能够写得出这样的字真不简单。”

  她随即开始默读歌词,赞叹道:“像一首诗,真美!”

  一九八一年的初夏,听到《橄榄树》的大陆人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黄瀚不太担心弄巧成拙,毕竟当下已经淡化了跟海峡那一边的斗争,炮早就不打了。

  也基本上没有人夜里出来躲在墙角听动静,抓捕偷偷收听敌台的坏分子。

  况且黄瀚家里穷得连收音机都没有,根本不用担心被诬陷收听敌台。

  关键是《橄榄树》的歌词很健康,不反动,没有任何政治倾向,找茬也无从下手。

  快了,快了,也仅仅是这一两年还要注意这些,八二八三年后的政策更加宽松,没有了束缚的农民会迎来最好的机会。

  这时一个男同志不乐意了,他道:“我都来照顾你家的生意好几次了,还招呼大伙儿都来买,你怎么不写一份歌词送给我呢?”

  “哦!叔叔对不起,我口袋里还有,这就拿给你。”

  “这还差不多,孩子,谢谢你。可惜你家的茶叶蛋都卖完了,不然我肯定再买三毛钱。”

  见周围的人瞧见两人得到了歌词都很羡慕,黄瀚趁机道:“叔叔阿姨们,我明天还会带几份歌词来这里送给照顾我家小生意的叔叔阿姨们。”

  “好啊!孩子,你明天记着把歌词送给我好不好?我明天肯定买十个茶叶蛋!”

  “给我,给我,我也买十个!”

  “好的!好的!谢谢你们,我尽可能满足大家,争取多写几张明天带来!”

  人群中有几人开口道:“孩子,明天我们来这里等着你呀!”

  这时已经将近七点钟,张春梅和刘晓丽、张倩又赶来助人为乐,见黄瀚正准备回家,连忙喊道:“黄瀚,黄瀚,你们怎么准备走啊?今天不卖茶叶蛋吗?”

  “刚刚卖完!你们这是?”

  “我们是特意来帮你家吆喝,你们今天怎么卖得这么快?”

  “很简单,因为我擅长吆喝,一嗓子就能够围来上百人,一下子就卖光了一锅茶叶蛋。”

  “嘻嘻,你还是你牛,那好吧,我们回家了,再见!”

  “谢谢你们了!再见!”

  三个女生没帮上忙多多少少有些不开心,她们三人的家都离得不远,平时经常一起做作业一起游戏。

  有张春梅妈妈这个知识分子带着孩子们,刘晓丽、张倩的家长当然放心让女儿上街。

  张春梅提议明天早点来,刘晓丽和张倩都支持,张妈妈闻言笑了笑也没有反对,晚饭后来街上逛半个钟头相当于锻炼身体,其实也蛮好的。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