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 第二百零三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弩’。

  然而工匠难寻,床弩造价高昂,也不知能取得几分进展。

  民生经济方面,相比起来,还算好解决的了。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秦州,自然不必考虑建立书院等事。

  倒是经他调查后发现,牧民的日常饮食习惯中,受先唐影响,已变得根本离不开茶叶了。且因愿来秦州做生意的商队寥寥无几,一些在沿途各州卖不出去的粗劣茶叶,都能在牧民当中惊人的价格,而一些品质较好的茶叶,更是受到各族中贵族的追捧。

  正是冲着这些‘冤大头’肯提供的丰厚利润,才有一些内地商人肯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来这处。

  他们做生意的对象,显然不是秦州百姓了。

  尽管贩卖茶叶带来的利润足以让人心动,但大多情况下,因为邦交时好时坏,商队不得不面对尴尬的空手而归——关引太过难得,榷场百年一开。往往是商队出不得境,买家入不得来,买卖家都打不上照面,又何谈交易呢?

  这才导致了商队来得动力稀薄,一点茶叶能卖出天价的奇怪现象。

  陆辞了解到这点后,顿觉眼前一亮。

  秦州荒地颇多,土壤贫瘠,又因劳力稀缺而无法像在汾州那般进行开采,的确是个大难题。

  但对一些对生长环境要求古怪、最好干硬土质的茶树而言,却是适合种植的好地方。

  当涉及到别族的贸易时,公验签发的条件极其苛刻,就成了寻常商队的阻碍,但对身为秦州知州,人脉颇通的陆辞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曹玮不擅内政,只知节流不知开源,偏偏有的钱是省不得的。迫不得已下,他才叫公使钱留下了这么个大窟窿后,连补都想不出办法补。

  但在陆辞翻看过以往记录,再综合对牧民茶叶购买力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只要将榷场开放个三四回,哪怕单靠税收,都能完全补回这笔空缺了。

  加大互市贸易,可谓彼此受惠。

  对大宋而言,不但加近了与各部族的联系和了解,还可拿些对宋人而言不过是唾手可得的茶叶、或是华而不实的绸缎,来向对方交换目前最为匮乏的军事资源马匹。

  对其他部族而言,能有一条让他们可以固定获得到品质较从前要更好、价格还更为稳定合理的茶叶的渠道,也是求之不得。

  这么一个大好商机摆在眼前,陆辞自然不可能不心动。

  于是在想定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在纸上写下‘鼓励购置、移栽茶树’,‘开放榷场’等字样……

  因事务太多,导致陆辞最近只要一忙起来,就变得不知时辰,常常错过饭点。

  而在署中值守的其他官吏,对这位模样俊秀,平时微微笑着很是和气的长官虽印象颇佳,却到底碍于不够熟悉,也不好上前提醒。

  等陆辞终于因饥肠辘辘而被迫放下工作时,官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