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 第二百零七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要每日一倾吐的柳七相比,朱说的就要凝实简练得多。

  朱说牢牢记得,当初自己被任命为邕州凌云县主簿、陆兄则在馆阁中任职时,陆兄始终担心邕州的安危,给他寄去些抄本。

  如今两人处境对换,他自也义不容辞。

  一有闲暇,他就埋首于书卷之中,寻找可能帮得上陆兄的籍卷。

  看到那些字迹工整端雅,不知费了多少心思,专程为他准备的抄本,陆辞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暖意。

  他将带有朱说自己的那些,从柳七的‘相思随笔’的信海中一一挑出,拆开细读。

  很快就读到了发信前所写的最后一封。

  在信件前半段,朱说因职事之故,对朝中近来形势的来龙去脉了解颇为清楚,对陆辞讲述时,自是事无巨细。

  ——官家身染重病,今后再无法理政;刘娥因谋害帝王被废,关押下狱,具体刑罚且不知;太子再次监国,且日日前往大内侍疾。

  陆辞乍然得知赵恒忽然中风的消息,不禁一怔。

  之前还能因他的直谏而恼羞成怒,生龙活虎地冲他怒吼驳斥的官家,竟已病得起不来身了?

  虽自任东宫官以来,因与太子过于密切,而招致官家猜忌和不满,但陆辞却不曾因此对赵恒怀恨在。

  这会儿听到这消息,自然也不感幸灾乐祸,更别提畅快。

  说到底,在最重资历的庙堂中,他能在短短数年内屡受擢升,跻身至此,无一不与赵恒、王旦等人的提携息息相关。

  而帝王年迈,太子年富力强,又怀一身雄心壮志,攸关朝权,有冲突是在所难免。

  赵祯最为幸运的地方,莫过于赵恒膝下唯独剩他一根独苗,不然赵恒所采取的手段,想必不会似现在这般温和了。

  对唯一的子嗣,赵恒是不得不温和,那对亲手提拔上来的臣僚,自然不必客气。

  即便如此,对为避锋芒而回乡省亲的他,赵恒也不曾有过更多刁难。

  唯在他接到太子密信后提前返京时,才爆发出尖锐的不满——虽然还没爆发到位,就被早有被贬准备的陆辞给气了个倒仰就是了。

  可想而知的是,此时此刻的小太子,会有多么迷茫低落了。

  陆辞轻叹一声。

  少顷,他目光已扫到信末述说家常的一小段。

  “……另,今日得子京书,言资满后之新委任,正是辅佐陆兄,甚是欢喜。又言陆兄精气饱满,神光焕发,唯因事务繁多,诸务缠身,难得闲暇,往往饮食无序。但请思之:千古圣贤不能免病痛,事不可尽躬亲。当歇时歇,放心逍遥,亦可事半功倍。何况陆兄康健,不止某一人心系。柳兄虽话常无遮掩,喜作风流促狭状,却对陆兄情谊真挚,至为挂心。西北一有风吹草动,尤其忧事传来,便吃食不下。东宫亦常有内臣前来,关照家宅。恳请陆兄纵仅为亲友,也当多作休憩,莫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