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第八十五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境,到底比滕宗谅的要好上许多。

  因名列一甲之故,他不是被编入秘书省去别地做校书郎,就是去地方做知县。

  要想从知县关升至通判,只要两转就够了。

  接着不管从通判升知州,继任别处,还是改官为京朝官,都是让柳七心满意足的出路,也远不似滕宗谅的遥远。

  当然,还是比不得得天独厚,为这几百及第进士中唯一一个直接跻身为京朝官、还因进士头名及第注定可超资转官的陆辞。

  秘书监虽是形同虚设,馆职却是出了名的清贵肥缺。

  不但声名显要,颇受朝廷优礼,最重要的还是,在官阶升迁方面也极得照顾。

  选人拼死累活个三年任满,需不犯错,才能得升一级,若有出身,或可酌情增上一等。

  相比之下,馆职官就是个极叫人眼红的存在——若是被皇帝看重,不犯错误,哪怕越级提拔个五级,也不无可能。

  正因如此,馆职极其难入。

  按照惯例的话,哪怕只是末等,也得先担任一段时间的其他官职后,再应试入馆的。

  譬如前些年的状元王曾,便是通判诸州一任后,才得应试,进入馆阁的。

  别人或许没注意,心细的柳七却发现了:昨日的诏书之中,不知为何只宣读了陆辞的寄禄官阶,偏偏对差遣只字不提。

  须知官员升迁,看重的不是虚的阶官,而是确切的差遣和职务。

  连榜眼和探花都得了通判的差遣,陆辞身为一路被官家看重的三元及第的状元,又怎么可能被人粗心大意地漏下?

  柳七心里依稀有了猜测。

  只在事情未定之前,不好明说。

  陆辞并不认同滕宗谅的话,反驳道:“雪中送炭,难道不比锦上添花有趣?在我看来,越是一穷二白的地方,越是有利于大显身手,随意施为。”

  见三人具都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样,陆辞莞尔一笑,索性再点几句:“你们虽是选人,但却是进士出身,跻身时肯定是有些优待的。莫忘了考察标准虽因职务而异,可总归脱不了“七事”、“四善”和“三最”便是……”

  和筹备贡举全心全意,只知死读书的三人不同的是,陆辞对自己的出路一直有些清晰明确的规划,于仕途升迁方面,当然也了解甚多。

  只是他一直以为自己就算侥幸登科,也肯定会被派遣到地方去,因而对中.央官职所知不多,倒是对地方官职了若指掌。

  这会儿就便宜了柳七他们。

  正当三人听得入迷,只恨手头无纸笔做记录时,马车已到了地方。

  陆辞便在他们意犹未尽的注视中住了口,先下了车,笑着向车夫道了谢后,便任健仆们取下行李,归家去了。

  在走进前院,将要入屋的这一小段路,柳七都一直与陆辞说着话。

  忽就提起:“摅羽既然要留京任职,便不适合继续租赁屋宅住了,不如挑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