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百二十章 有道之国,务在弱民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你可不要凭白污人清白。”

  这个时候荣德仁突然看到了金三的尸首,看着那心口大开的模样,终于愕然。

  这个恶霸,就这么被人打死了?

  “你为何纵容他们在此设卡?”朱祁玉再次问道。

  荣德仁勐地摇头说道:“瞧您这话说的。我能管得住他们呐?人家是金溪陆氏家里看门狗,我打狗不得看主人?”

  “我倒是想上到奏疏,可是朝士半江西,我这奏疏递上去了,怕是还没掀起什么浪花来,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荣德仁不知道朱祁玉的身份,但也知道了,面前这位是贵人。

  朱祁玉在九江府驻跸甘棠别苑的事儿,朝中知道的人多,可是江西地面知道的缺少,这就是典型的信息差。

  姚龙和杨翰只要不多嘴,江西地面也就知道九江府来了贵人,至于有多贵,那就不晓得了。

  “你贪了多少钱?”朱祁玉又问了一句。

  荣德仁斟酌了一番说道:“一共就不到三千两银子。”

  “拿了吧。”朱祁玉看了眼卢忠,又看了眼荣德仁,走过了荣德仁身边时候说道:“朕给你留个全尸。”

  朕?

  朕!

  九江府的贵人是大明皇帝?

  荣德仁被缇骑摁倒的时候,面色金黄,如丧考妣。

  他知道,他死定了。

  按照大明在景泰二年制定的《宪纲事类》九十五条,贪百两罢免,贪三百两革除功名,贪五百两流放,贪一千两杀,贪五千两籍家,全族流放的标准,荣德仁按律当杀。

  给个体面,就不斩首示众了,挂在通惠河上,以儆效尤。

  朱祁玉回头看了一眼荣德仁说道:“没事,黄泉路上,陪你的人很多,不用如此担心。”

  湖口县的堵船盛景已经消失不见,于谦年岁有些大了,回九江府的路上,朱祁玉并没有站在甲板上吹风,而是到了船仓之内。

  朱祁玉看着窗外说道:“于少保,朕心中有惑。”

  “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有志之士如过江之鲫,为何宋独取弱民之道?”

  毫无疑问,两宋的弱民之道是极其鼎盛的,建立在乡村户和坊郭户的户制之上,驱赶失地佃户入城当牛做马,不立田制,售卖官田,在朝政上以重文轻武,以文驭武,最终造成了国力孱弱。

  说到底,两宋的孱弱,完全是走的弱民之道。

  两宋士大夫那么多,他们就看不到吗?

  于谦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陛下,《商君书》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陛下,北宋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国有助军旅之费,极其富裕,但是辽国仍然继续极尽朘剥百姓,让百姓始终羸弱。”

  “若有战且战败,这辽国的肉食者们可以西进,也可以投降北宋,但是这羸弱的百姓就没法跑了,只能死战到底。”

  “若是让老百姓们吃饱了喝足,还有动力南下劫掠北宋吗?”

  朱祁玉陡然瞪大了眼睛看着于谦,勐地坐直了身子,满是疑惑的说道:“不对啊,商鞅变法不是奖耕战吗?”

  “朕记得当时关中的土地都不够分了,只能分到关外去,老秦人们还闹了很大的意见。”

  “若都是弱民之法,为何秦强宋弱呢?”

  于谦摇头说道:“弱民之说本就是荒谬,而《商君书》二十卷《弱民》,本就是后人托名附会所做罢了。”

  “况且…秦将公田奖励耕战,宋将公田卖售获利,好不容易有个公田法,执行了四年,就暗然退场了。”

  商鞅本人到底有没有弱民?于谦没有讨论,他不能欺君,不知道的不能乱说,但是后人提炼出来的这《弱民》篇,可谓是贻害无穷。

  两宋始终践行弱民之国策,刻意制造贫民。

  朱祁玉靠在了椅背上说道:“怪不得金人能把开封做都城,完颜家压根就不怕老赵家打回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啊。”

  于谦往前凑了凑说道:“陛下,臣以为弱民之策不可取,纵观长史,最能打的多为有常产者。”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