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三章 说一套做一套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颇感兴趣的说道。

  朱见深俯首说道:“叔父,唐顺宗做了二十五年的太子,在第二十四年的时候,这个英明神武,所有人众望所归,完全有希望带领大唐再兴,被寄予厚望的太子,中风了。”

  “既不能说话,也不能起榻,常年卧病在床。”

  “即便是中了风,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唐顺宗,还是弄了二王刘柳,把这神策军的军权短暂的拿了回来。”

  唐顺宗的前半生是辉煌的。

  在建中四年,唐德宗面对来势汹汹的泾原兵之变,直接出逃躲避,而还是太子的唐顺宗执剑殿后,四十余日之间,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敌,算是马上天子。

  而且唐顺宗在政治博弈中表现不俗,比如在郜国公主桉中唐顺宗被牵连险些被废,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全。

  唐顺宗是中风后登基的。

  要知道在大唐朝,被唐高祖李渊赐名,被唐太宗李世民看重的太子李承乾,都因为有腿疾,一直有人用这个身体上的问题,来请李世民换太子。

  也正因为这样的声音不断,才让本就深陷腿疾的李承乾性情大变,最终孤注一掷,湖里湖涂的造反,湖里湖涂的被废,湖里湖涂的死去。

  就是这么一个中风皇帝,搞出了二王刘柳,要倒权倾天下的宦官集团,还差点做成了。

  二王刘柳是四个人,分别是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

  刘禹锡就是那个写出了《陋室铭》的刘禹锡,柳宗元就是那个写出了《小石潭记》的柳宗元。

  二王刘柳都是唐顺宗东宫潜邸里的人物,本身还都是宦官推荐的人。

  朱祁玉则是斟酌了一番说道:“王伾、王叔文二人做事急躁,在朝中没有任何的根基,就急匆匆的推行新政,急进勐突,结果导致了藩镇和朝中官员的反对。”

  “这藩镇极力反对之下,这宦官趁势胁迫唐顺宗禅让,最终导致了新政失败。”

  “至于这刘禹锡和柳宗元,写文章是一把好手,处理公文的墨都是以斗计量,奈何这唐顺宗自己身体不大行。”

  朱祁玉的评价很客气了,他说刘禹锡和柳宗元写文章是一把好手,其实就是说,政治才能大抵是不行的。

  东宫潜邸出身的官员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朝中根基不深,若是朝中根基深厚,那皇帝就要担心太子造反了。

  王伾、王叔文就是这类的人物,他们在朝中本就没什么根基,在唐顺宗登基之后,急吼吼的推行新政,结果得罪了太多的人,最终在反对浪潮中败北。

  尤其是得罪了藩镇。

  朱祁玉想起了陈循,若不是陈循整日在耳边念叨,朱祁玉也不知道二王刘柳这段往事,这岂不是要在考校子侄露怯?

  考校子侄,却连子侄说什么都听不懂,那场面就没法收拾了。

  朱见深的意思很明确,但凡是皇帝能出口气,这宦官干政就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