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师弟为何那样 第117节_师弟为何那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最后如何,我都不会吃亏的。”

  她眨眨眼:“我是太久没有见到这么鲜活的灵魂了,虽然伤痛和悲怆的情感更适口,但你们,尽量也不要叫我失望哦?”

  他们又说了许多话,到了最后,甚至只有闲聊。

  蒙阶盖丽似乎很享受这种交谈,毕竟世上知晓她身份的实在不多,而她正好又对他们很感兴趣。

  终于,当夜鸦立在屋脊上开始鸣叫,女子骤然住了口,她望着天边翻卷着的云霞,竟是出了神。

  “你们该走了。”

  良久,她脸上缓缓浮现出隐秘微笑。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清清很快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她前脚走出宫门,立刻就听到兵甲撞击着的沉沉声响,宫中紧急列队,似乎进入了防备状态。

  回到苏府后,本该在府内的少卿却不见踪影。

  后半夜,大门被叩响,一个高大清瘦的男子疾步走近,他的面容同裴远时有几分相似,他看着从未谋面的儿子,脸上是逼真的哀戚和懊悔。

  灯影重重,她听见少年轻声唤了句:“父亲。”

  这声话音犹如拉开序幕的号角,在接下来的上千个日日夜夜,他将与谎言为伴,直至这个被他称作父亲的男人倒下。

  宗主说的没错,这是条地狱道,道路上危机四伏,遍布血腥和杀意。

  这对宗主来说,是游戏与挑战,但对他们来说,是苦苦挣扎着的一线清明。

  他们相信路那端会有光亮,所以毅然决然地踏了上去,并且不曾想过回头。

  这条路太险,又太窄,窄到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窄到他们来不及进行一场体面的告别。

  只有临走前,少年向她投来的,深深的一眼。

  他们来不及说的话,来不及做的事,在道路的彼端,终究会得以继续吧?

  只有怀揣这样的信念,在分别后的时间里,才不会太过孤单。

  他们的确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见面。

  第129章清远(中)

  清清时常会想起他们分别的那个夏夜。

  裴远时同男人在书房内说话,她就在外面的花园里等他。

  夜风轻送,白日的暑气被一点点吹散。她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用手撑着下巴,偏过头去看少年投射在窗边的剪影。

  她伸出一根手指,隔着薄薄雾气,隔着声声虫鸣,去描摹他的影子。

  从山峦般的眉骨,到险峻的鼻锋,最终落到流畅清瘦的下巴,她的指尖从这些起伏上滑过,在心中微微叹息。

  他的侧面有种锋利的漂亮,因为年纪与境遇的关系,现在并未过多显现。人们见了他,只会觉得是个俊美清爽的少年,但稍微有些沉默,有些内敛。

  但她知道,他本不该是这样。

  他也应当是打马经过朱雀街的五陵年少,手指能持剑,也能执笔,胸中有热血,也有执愿。随便在晴朗朗天色下一站,便是英气卓然的少年模样。

  他同好友在校场中骑射追逐;和家人在九月登上层林尽染的太微山;在春日的雨丝中走过芙蓉池,池边柳条垂落在他肩头,或许还会引得一两个姑娘的回眸。

  他本应活得这般明朗,这般坦然。

  但造化终究是残忍。

  敬重的父辈倒在污名之中,视为亲长的姨母为救自己而死,他死里逃生,跋涉千里,却得知自己连出生都是场不包含任何祝福的筹谋——

  生父造下了所有恶,而他却要毕恭毕敬地垂首,扮作一副孺慕模样。

  名为命运的翻云覆雨手,它将他身上本有的张扬寸寸洗去,把他曾有的信念慢慢摧毁,一记又一记重击压垮他的身躯。

  他在层层暗色中哑了声嗓,敛去本来的锋芒,只余无尽沉默。

  少年从重重杀伐中走出,在人生至暗时刻行到她身边,他们在光与暗的交界处有过片刻的、触及灵魂的触碰。

  然后很快就要各自分别,奔赴不同的未来。

  人生如逆旅,他们是仍需游荡的旅人,他走了那么远,跋涉过数不尽的山水,而她却只能这么短暂地,握一下他的手。

  或许有些时候,短暂和永恒也没有什么差别。

  正如夜风在此时呈现出的无尽温柔。

  它绕过花丛,为女孩带来淡淡香气。它轻拂过她的手指和耳际,像无声的安抚。它最终停留在她眼角,帮她一点点拭去湿润,像拭干花瓣上的露痕。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