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邓尼茨的回忆_大逆转190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时代比黄金还贵的金属,居然会被用来造船。我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是非常吃惊的。现在的铝当然没有那么贵了,但每吨好像也要7000马克左右(译者注:当时100马克≈47华元),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能够用铝造船的,恐怕也只有中美这两家,就算不考虑成本,其他国家的铝产量也不足于被允许用来造船,哪怕是这种小船。

  “鳟鱼”很小,但它的性能非常优秀,它装备了4根鱼雷发射管,可以一次同时发射4条600毫米鱼雷,中国的这种鱼雷管很有意思,它的内径是可以调整的,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内管,就可以发射口径从600毫米到450毫米的鱼雷,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设计。除了鱼雷之外,它还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13毫米高射机枪,它后面还有两条深弹滑轨,可以携带8枚深水炸弹。

  我说的这些武器只是它的原配,我们在拿到“鳟鱼”之后,通常都会按照自己使用习惯和任务需要给它加装各种不同的武器,从8毫米的马克沁到57毫米的短管炮都有。

  “鳟鱼”最惊人的是它的速度,因为它采用的是滑水型船体,而不是传统的排水型船体,所以速度非常快。它的速度可?达到惊人的40节,就像飞一样。

  这种优秀的小船,帝国海军和奥匈海军都买了不少,还有意大利人、土耳其人和波兰人,也很喜欢这种小巧而威力巨大的船,几乎所有同盟国的海军都购买了。在战争结束后,我更听说,至少有20个国家的海军都购买了这种船只。不过我知道它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中国人又推出了一种廉价版,用廉价的钢代替了铝。我还听说,日本人还仿制了一种更便宜的木壳版的“鳟鱼”,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好主意,但很遗憾的是,日本人低估了高航速带来的巨大水压,他们的木壳“鳟鱼”根本不敢开到33节以上,否则就会解体。

  比较讽刺的是,中国人卖出的这种鱼雷艇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1919年6月17日,意大利海军用整整一个大队的中国原版“鳟鱼”给了协约国舰队沉重打击,当时协约国舰队正在进攻塔兰托湾,意大利人把鱼雷艇埋伏在港湾里,用伪装网覆盖,躲过了协约国的空中侦察,它实在太小了,可以很方便的隐藏起来。

  随后,协约国舰队就遭到了意大利鱼雷艇的伏击。因为距离太近了,协约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中国的伏羲号和女娲号排在最前面,它们遭到了最多的攻击,起码中了10条鱼雷,几乎被当场击沉。要说最倒霉的还是英国人,他们被击沉了三艘前无畏舰,重创了两艘。后来,中国人费了很大力气去修复这两艘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