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两广局势_大逆转190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立宪改良是个坑爹玩意儿,开始倾向革命了,和梁启超的分歧越来越大。在研究了《唯物中国》之后,顿时觉得自己才算是真正找到方向。

  于是,他就主动写信给文德嗣,讨论书中的内容,经过多次书信交流,蔡锷逐渐转化成了文总的脑残粉。他利用在广西主管军校的机会,在新军和学生当中大肆宣传《唯物中国》,并组织了“《唯物中国》读书会广西分会”。

  经过一年多的宣传渗透,现在陆军第25镇的中下级青年军官和军校学员当中,已经三分之二认同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科社党的粉丝。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大都能部分接受,至少不对抗了。现在已经可以这样说:广西的陆军第25镇是科社党之外,最认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军队。既然是科社党的粉丝,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也就不奇怪了。

  这也是孙文的同盟会为什么会在两广步履维艰的原因。学会了辩证法的方法论,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众人,自然不会被孙大炮那一套花招忽悠住了。说实话,即使只论忽悠能力,比起科社党那些完整的理论体系,童萌会那套也完全不是对手,毕竟双方差了几百年的积累和见识。如果在没有科社党的原时空,炮公还是能忽悠住一些热血青年,但现在嘛,就成了“货比货得扔”了。

  在两广的粉丝们看来,只有敬爱的文总才是这里的天然领袖,其余的一概不认。你孙大炮居然想来捡咱文总的便宜,那是做白日梦!所以他们揍起童萌会的时候,更是加倍的卖力。

  在科社党攻入湖南、云贵的时候,这些热血青年就已经快坐不住了,准备响应文总起事,这就是锡良感到军心不稳的原因。不过,很快科社党总部发来了新的指示,让他们稍安勿躁,再坚持一段时间,这才把事态平息下来。

  ……………………………………………………………………

  广西陆军小学堂。

  这所学校是1907年(光绪33年)2月创立,蔡锷担任总办(校长)。虽然名字叫“小学堂”,但它实际上并不是“小学”,而是相当于国外少年军校或军官预备学校,在学制上属于高中一级,这里的学生都是十五到十八岁的青少年。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最热血的时候,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接受先进思想的人群。蔡锷就利用职务之便,配合总部派来的政工人员在这里大肆渗透,宣扬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转化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支持者。

  此时,在总办办公室里,蔡锷正对几个学生代表说道:“李宗仁,你们回去让同学们稳定情绪,等待上级进一步指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文主席非常关心你们,要求你们务必保护好自己,今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