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篇 关于东欧的背景,以及汉对西域的控制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几个地方,正文中不太好表达。因为太长了,作者的话那部分放不下。在这里单独写一下,解释几个问题。

  首先关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问题,在不同地方的区别是很大的。

  汉朝的农民经常主动外出,做生意或者打工。被郡县拉着去服役也是常有的事。但欧洲的农奴是真·农奴,定义就是束缚在土地上的。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而且东欧西欧差别也很大。东欧落后得更多。

  东欧的发展非常缓慢,封建化持续的时间也很久。到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的农奴制已经渐渐解体了,而东欧大多数地方,16世纪才开始形成。(这个时间段属于欧洲近代史,村姑阿贞已经被烧了百来年了……)

  马克思称之为“再版农奴制”。不过实际上东德意志的部分地区才算是复兴,在波兰是“加强”,更落后的地方干脆是“新生”(《东欧“再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性质问题》)

  其他东欧地区其实是“再版”了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农奴制——因为他们自己,本来还没发展到中世纪水平。(《关于东欧“再版农奴制”的几个问题》)

  我们习惯说“欧洲”,但欧洲不同地区,语言、文字、国家组织,差别非常明显。

  法国人有一个权威很高的国王,也有一个共同认知,起码让娜这种小地主家庭的人是了解这些的。但在东欧,以波兰为例,12世纪上半页的时候,早期国家就散架了……

  南边的基辅罗斯其实还不如他,早早就瓦解掉了。

  很长一段世纪,那里并没有哪怕名义上统一的王国,只有一个泛泛的地理概念。王国的边界在哪,领主们自己都不一定讲得清。因为不止封建主在各行其是,外来势力也一直在渗透。

  前面乌尼亚番外里,几个当地领主,有一个就是帝国来的冒险家贵族。这种其实是东欧常态……

  现实历史中,波兰人是从核心区开始渐渐统一各领地,最后波兰——立陶宛在坦能堡击败了条顿骑士团,算是正式成型。

  而书里的情况比现实东欧还惨。

  因为书里的帝国,其实是个罗马神罗混合体,实力和正统性都比历史高,一盘散沙的乌尼亚领主和城市,从名义和力量上,都没法抵抗他们的控制。前面的章节也写过,连作为前哨的骑士团都一直存在着,还能对当地进行管辖干涉。

  如果主角在巴里希之类的地方搞这一套,会难很多,因为当地贵族和上层民众明白自己是哪个王国的(至少名义上)。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本来就很久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国王和王国了。内外贵族们也不见得想让它有,而普通人是真不一定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边的。

  (另,书里把罗斯人丢北边去了,也加强了些。其实历史上他们的水平,怎么说呢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