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平天国”计划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上,几个新来的人倒是没显得紧张。有人还拿出把琴,一边等,一边自己拨弄着玩。

  这几个人,克劳斯也不认识。不过看起来,都是东边来的、靠得住的人。

  东方人的称呼,他自己是不太用了。因为这个称呼的界限很模糊,有时候大家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谁是东方人。

  最开始的时候,汉帝国使者那种,才是东方人;后来和匈奴人打了不少仗,匈奴人也被叫东方人了;远征军进入总督区,发现当地胡人和汉朝、匈奴人都有区别,一开始觉得他们是单独的种类,但例行的屠杀之后,幸存的胡人,也变成没事儿就袭杀远征军小队的善战东方人了。

  现在,北方诸侯把接受了凉州授田的乌尼亚农夫叫东方人,说他们背叛了誓言和信仰;南方诸侯把女王叫“东方人”夏洛特,说她和东方人勾结,欺压贵族;巴里希领主们,把自己的国王也叫东方人,说他整天就学着东方皇帝敛财,还一个劲地要加强自己的权力;艾博罗诸侯把其他所有人都叫东方人,觉得他们都是不虔诚的异端。

  总之,只要有人发了财或者占了便宜,让大家眼红,却又没什么办法,就可以叫他东方人了。至于他住在哪,反而不太重要。

  反过来,别人也在观察和研究他们。克劳斯认识的东方人,就时不时让他帮忙找书、调查。

  最典型的,就是双方的接触增多之后,出现的那些许许多多的杂糅学说和异端理论。总督对此,一直是默许甚至支持的。

  按西洲人的观察,东方的学者们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对皇帝尚有信心,认为时机到了,就能劝皇帝按正道行事,解决现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派要悲观些,他们认为皇帝乃至王朝,都已经没救了。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至少得换一位圣王出场,力挽狂澜,才能拯救这个局面。

  前者据说之前比较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悲观。

  既然皇帝劝不来,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偏偏他们学派,并没有从头开始自己进行组织的经验。到底怎么去做,大家都说不清楚。

  可以参考的对象,只有教会和墨家。所以,他们表面不说,但实际上十分看重。

  教会能在西洲这种混乱无序的背景下,从不知名的小团体开始,渐渐经营起一个横跨整个大陆的势力,哪怕问题很多,也是有不少成功经验的。而墨家作为仅有的、曾经有过严密组织的一派,自然也值得效仿。

  他认识的儒生们自己都承认,自己其实很缺乏组织和引导普通百姓的能力。如果能吸取这二者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是肯定大有益处的。

  儒生本来并不在乎鬼神对朝政的作用,而且从孔子到荀子,越来越不把这些当回事。但现在,最有名的经师董先生,已经写书论述鬼神之事和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