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部分的资料与蹭热度部分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权迷思:

  由于近两年来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这个事儿也成了热门话题。在这里就蹭个热度,用前文所说的工具分析一下。

  按习惯,我们先看进行追溯,寻找它的理论背景和合法性论证过程。

  但需要主义的是,中国这边,宗教氛围太淡薄,导致女权主义的理论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是不太好找到太明显的脉络和逻辑的。所以,我们先看一个逻辑相似,但更明显、更黑色幽默的例子:民族问题。

  “五族共和”的普及与大炮哥的理论构建:

  本朝的民族理论其实非常一波三折,而这个波折得追溯到“非法集资之神”大炮哥那会儿。

  早年,大炮哥和他的追随者,思想底色是非常“皇汉”的,而且是现代眼光看也很激进的那种。至少在革命势头发展壮大之前,这些人应该是真的相信汉地独立和排满复仇理念的。

  而“五族共和”和系统的“中华民族”理论,是改良派/立宪派这些人提出来的。融合同化还是各自分离,在当时是辩论的焦点。基本上,改良和同化是绑定的,革命和排满是绑定的。(有兴趣可以看当时主张“中华民族”的梁启超,和“皇汉”汪精卫的争论,那个算是典型)。

  不过,正如教科书所说,辛亥革命其实是充满了妥协的,而民族问题上的妥协也是其中的一种。后来,随着事态变化,革命党的态度趋于缓和。到清朝最后几年,五族共和那套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

  而老皇汉大炮哥本人,虽然也改变了态度,但还是觉得五族共和不够。

  他不再支持开除边疆区,而是希望囊括所有清朝故地,构建新的中华民族。当然,这个新民族要以汉族为中心,同化其他民族而形成。

  需要主义的是,虽然这个理论后来受到了批判,但在那个时候,它也不是平白出现的,支持这个想法的人并不少。

  实际上,不止南方革命党,哪怕旗人上层的立宪派知识分子中,都有不少支持汉人同化满人,进而实现五族融合。连清政府自己,在最后都默许了这个理论,放开管制,下令在北方边疆区(“蒙、藏、回地方”)设立学堂,推行汉语汉文教育。

  而早期共产主义者,也是支持“新中华民族”这套观念的。比如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比大炮等人要温和不少,主张的是各族融合,但依然强调,各族已经在自由平等的共和国体下,趋于一致,不再应该有彼此之间的界限,而应该更换身份,都成为“中华民族”。

  李大//钊甚至提出,中华文明与亚细亚诸多文明血脉、文化都有联系,是他们文明上的鼻祖,所以“新中华民族”不止影响国内,其影响也要扩散到整个亚洲。中国需要代表整个亚洲的势力和文明,引导庇护大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