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义的实用性与政策的惯性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实支持与实用性危机:

  首先说明,我们这个系列,感兴趣的不是“女权主义”本身,而是这个概念得以传播和被广泛接受、运用的背景,以及现象背后的原理。这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律,有个直观的认识,因为这个例子实在太典型了。

  上文里我们提到了众多的“神学”性质的理念,在现代女权主义的话术里,这个是十分典型的现象。但如果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神学,那就要跳出神学本身,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而不是在预设的“信仰立场”里讨论,否则就变成教士辩经了。

  当然,这一点,国人是有优势的(比如之前说的中式“无神论”和欧式无神论),所以还好。

  上文我们讲了很多理论上的问题,现在就来看看现实。

  那么神学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如何获得现实力量的支持——没有这种支持,就变成教皇遇到法国国王、哈里发遇到突厥军阀那种情况了……

  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水平,比这俩显然都差得远,充其量算个新教的非主流教派。所以,得到现实力量的支持,就更加重要。否则,可能都难以自持。

  在美国,这个情况就很典型。

  美国上层支持现代女权主义并且把它作为“政治正确”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和共产主义抢占生态位,而且作为炮灰打手很廉价、好用。不但可以对付中下层,也可以用来对付上层的竞争对手。

  在一众女权主义事件里,就有不少这种经典操作。原理其实挺简单的。比如有个企业主,和另一个企业主竞争,放在过去,他们可以直接派出枪手去物理消灭对方,但后来,尤其是二战之后,大环境变化,大家就得“体面”一些了,不能这么直接了。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女权组织这类“秩序内”的团体。这个企业主可以让自己手下的女权主义者,去攻击对方的公司,就说他侵犯了女权,然后搞一些行为艺术,去打官司,总之让他没法正常运营和生产(按现在网络俗语,大概就是“打女拳”。当然人家那个规格高多了……)。

  等对方受不住了,就低价迫使他低价转让,这样就能把这家公司兼并掉,商战也就成功了。

  相比以往,这样做的代价和造成的内耗,要小得多。企业主不需要专门豢养昂贵的家丁打手,也不需要准备武器,只要联系一些组织头目,给点好处,雇佣她们行动就可以。

  这种组织甚至可以比中世纪的低端雇佣兵还便宜,近乎农民十字军——因为下层炮灰是“信仰”号召来的,几乎不要钱,甚至还能倒贴钱。

  而且,因为这些人也不是亲信家丁,即使“战斗”中出现损耗,也完全不心疼。折损些这种炮灰垃圾兵,并不会损害美国上层的

  请收藏:https://m.bql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